19《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二例

19《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二例

19《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二例

                  披文入境的教學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師以學生的“春游”創(chuàng)設情境。“老師當導游,帶你們到金華的雙龍洞游玩,好嗎?汽車開動著,看看那里的景色怎么樣。現(xiàn)在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同學們現(xiàn)在下車,我們一邊登山一邊欣賞這優(yōu)美的景色吧廣這一創(chuàng)設的春游情境不知不覺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學生興趣盎然。
  二、整體感知,擬定郊游
    教師讓學生通讀全文,在課堂練習本上擬出游蹤,請一生到黑板前畫出導游圖,教師和其余學生一起協(xié)助修正、定圖。從整體上感知全文,擬出游覽路線,學生頭腦中有清晰思路,為下面的分景點學習打好基礎。
  三、游覽景點,挖掘特點
    緊緊扣住每個景點不同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視聽想象等多方面感官,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學習游記的寫作方法。
 ?。ㄒ唬╊I(lǐng)悟美,感受情──學習“路上”
    1.課文中哪些是寫路上的?
    2.把描寫路上美的句子找出來,想想美在哪里?全班齊讀這些美句。(教師把剪貼畫“路上”放在導游圖中路上位置)
    3.“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這句話寫作順序怎樣?這么多顏色,你感覺怎么樣?這么美的句子值得我們好好品讀。(學生比賽回答、比賽讀)
    4.為什么“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diào)子?”哪位同學能讀出溪流變化?(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教師播放自然界中溪水流動變化的聲音)
    5.閉上眼睛,聽老師把前三個自然段朗讀一遍,邊聽邊欣賞路上的美景。(教師配樂朗誦)
 ?。ǘ┛墼~句,抓特點──學習“洞口”、“外洞”
     過渡:路上景色如畫,但我們目的不在這里,我們目的在雙龍洞。
    1.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教師把剪貼畫“外洞”放在導游圖中的外洞位置)
    2.“突兀森郁”什么意思?從這個詞可看出洞口什么特點?
    3.“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說明外洞什么特征?(教師點學生回答,師生概括)
 ?。ㄈ┤肭榫?,悟特點──學習“孔隙”
     過渡:參觀完了外洞,順著泉源,我們來到了孔隙。
    1.請兩位同學前去探探路。這兩位同學合適嗎?這兩位同學不合適可看出孔隙什么特點?(教師點兩位較胖的學生上講臺)
    2.船怎樣進出孔隙呢?(師生齊讀“船兩頭系著繩子……船就出來”)請看錄象,船是怎樣進出孔隙的。從錄像中,可以看出孔隙又小又窄,進孔隙,你的心情怎樣?(教師放錄像,配錄音介紹)
    3.請一同學上講臺,把黑板當小船,模擬作者是怎樣進孔隙的?體驗作者當時的心情。(學生以黑板為小船做動作,師生評價)
    4.分組朗讀,讀出好奇、緊張心情,看哪一組讀得最好。(教師點評朗讀)
 ?。ㄋ模Y想象,析特點──學習“內(nèi)洞”
     過渡:仰臥小船進孔隙,行了兩三丈水程,我們就到了內(nèi)洞。
    1.“雙龍”其實是什么?(教師點學生回答)
    2.誰知道石鐘乳、石筍?能不能想象一下石鐘乳、石筍的形狀,愿想什么就想什么。(教師出示千奇百怪、顏色各異的石鐘乳、石筍的圖片,學生暢所欲言)
    3.默讀,找內(nèi)洞特點。(教師把剪貼畫“內(nèi)洞”放在導游圖中內(nèi)洞位置)
  四、著眼泉水,總結(jié)全文
   (一)一路游玩過來,哪幾處見到泉水?
  ?。ǘ┪覀兙褪茄刂鲄⒂^雙龍洞的。雙龍洞游覽完了,我們可以坐車回去了,請大家回味一下我們的游覽路線怎樣?
  ?。ㄈW完課文后,我們知道作者是用什么順序組織全文的?(師生概括寫作特點)
  五、暢談感想,學寫游記
  ?。ㄒ唬╇p龍洞游完了,你有什么話好說,有何感想?(學生踴躍發(fā)言)
  ?。ǘ┦罴僖搅?,以此文為范例,做一篇游記。

                     自主創(chuàng)新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一、明確目標,點明學法
  (一)目標
   1.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了解雙龍洞的特點;
   2.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掌握游記的基本寫作方法;
   3.通過電教手段,感受多媒體教學特色,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4.倡導民主自由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自學能力。
 ?。ǘW法
   1.看圖片,悟詞義;
   2.賞景觀,抓特點;
   3.理順序,學寫法;
   4.勤動腦,善發(fā)現(xiàn)。
    ?。ń處燑c擊課件中的“教學目標”、“學習方法”)
  二、邊讀邊想,列出游蹤
  ?。ㄒ唬┯米约合矚g的方式把課文讀一遍,邊讀邊把作者游覽的地方畫出來。(請學生說作者的游覽線路)
   (二)看了這個游覽線路,你最喜歡哪個地方的描寫?(教師點擊課件中的“游覽線路”)
  三、自學為主,課件相輔
    教師不拘泥于游覽線路,學生感受深的部分先學,打破按課文段落前后排列順序講解的傳統(tǒng)教學法。
  (一)學習“內(nèi)洞”
   1.和這位同學一樣,喜歡內(nèi)洞的同學一起把描寫內(nèi)洞的這一段朗讀一遍。
   2.剛才大家游了內(nèi)洞,內(nèi)洞有什么特點?(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內(nèi)洞”)
   3.這一段還有什么不懂的?(1)“蜿蜒”是什么意思?(2)“上源”是什么意思?(3)“石鐘乳”與“石筍”有什么區(qū)別?(教師點擊課件中生字詞學習,通過圖片讓學生理解“蜿蜒”、“上源”、“石鐘乳”、“石筍”等詞語)
   4.大家看了這么多的石鐘乳、石筍,想想它們都像什么?(教師展示課件中千奇百怪的石鐘乳、石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二)學習“孔隙”
     過渡:除內(nèi)洞外,同學們還喜歡什么?(有生回答孔隙)
   1.閉上眼睛,坐上小船,體會作者的感受,想想孔隙有什么特點?(一生朗讀第五自然段)
   2.既然小船都能通過孔隙,為什么還說孔隙小呢?(啟發(fā)學生思考)
   3.作者躺在船上生怕什么?請大家做動作,把椅背當小船,身子貼在椅背上,感受作者當時的心清。(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孔隙”)
 ?。ㄈW習“路上”
    過渡:這么多同學喜歡路上,四人小組一起學習寫路上的段落。
   1.喜歡“路上”的哪些詞句,四人小組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看到如此美景,爸爸的心情會怎樣?能讀出來嗎?(小組之間互相對朗讀進行評價)
   2.“路上”有哪些特點?(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路上”)
   3.有哪些地方不懂?(1)“映山紅”有哪些?“油桐”是什么植物?(2)“新綠”、“明艷”各是什么意思?(教師點擊課件中生字詞學習,通過圖片理解“映山紅”、“油桐”、“新綠”、“明艷”等詞語)
 ?。ㄋ模W習“洞口”、“外洞”
   1.朗讀第四自然段,看看洞口、外洞有什么特點。(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洞口”?!岸赐狻保?BR>   2.不懂的地方提出來。(1)“突兀森郁”什么意思?(2)“像橋洞似的”怎么理解?(教師點擊課件中生字詞學習,通過圖片理解“突兀森郁”、“像橋洞似的”等詞語)
  四、溪流引路,再擬游序
    在發(fā)揚民主,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基礎上,打亂游覽順序教學,為避免學生思維混亂,以溪流走向為起點,再擬游覽順序,使學生對作者“溪水流向、景點轉(zhuǎn)移”的寫作順序有清醒認識。
  (一)在路上除了看到明艷的花花草草外,還看到了什么?
 ?。ǘ┱n文里有幾處寫了溪流,齊讀描寫溪流的句子。
  (三)為什么“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diào)子?”
 ?。ㄋ模┳鰝€小練習,把溪流的走向填下來。作者進洞游覽順序與溪流走向相反,出洞游覽順序與溪流走向相同。(教師點擊課件中“溪流走向”)
 ?。飞希ǘ纯冢ㄍ舛矗紫叮▋?nèi)洞)←(漆黑的石洞)
  五、討論總結(jié),編寫提綱
  (一)四人小組討論一下,你覺得這篇游記寫得好嗎?好在什么地方?
  (二)游記寫作要點有哪些?(教師點擊課件中“游記要點”)
 ?。ㄈ┙o這篇文章編寫提綱,把假期游玩的地方寫下來。

  總評:
  這兩種教學設計共同同點有:
  1.二者都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情境,激興趣”是游記教學的重要特色。學生只有“身臨其境”,入情入境地學習,才能充分領(lǐng)悟游記美,感受作者情。
  2.二者都強調(diào)“讀”的重要性,緊扣新大綱閱讀教學“以讀為本”的要求,讓學生從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詞語。形式多樣的朗讀貫穿這篇游記教學的始終,在讀中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二者都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引路”,學生“探路”,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這兩種教學設計又各具特色,不同點在于:
  1.教學思路不同:前者按人們慣用的線性思維組織教學,教學次序與游記的寫作順序一致。教學思路流暢有序,學生容易接受;后者打破定勢,用非線性思維(發(fā)散思維)組織教學,新穎獨到,頗有創(chuàng)見。
  2.教學手段不同:前者用自然樸素的教學手段,即通過言語動作,配樂朗讀等傳統(tǒng)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后者利用多媒體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聲”“光”“電”“影”綜合交錯,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轉(zhuǎn)化為可聽可視的畫面,激活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情感。
  3.教學目標不同:前者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教師“引人入勝”的語言和學生“披文入境”的朗讀,令學生不知不覺受到游記美的熏陶;后者言簡意賅,直指單元教學要求,針對第三單元學習重聲、是編寫提綱,將游記教學與編提綱練習結(jié)合起來,在提高學生審美意識的同時,注重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