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泄空間”兒童不宜

“發(fā)泄空間”兒童不宜

“發(fā)泄空間”兒童不宜


  近日有媒體報道:有些幼兒園嘗試設立“發(fā)泄空間”,備好沙袋、拳擊套供孩子發(fā)泄,從而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希望能夠協(xié)助性格孤僻的孩子從不良情緒中釋放出來。

  然而,有心理專家指出,采取這種明顯帶有暴力傾向的宣泄方式,短時間內(nèi)也許能達到疏導孩子心理的目的,但長此以往,忽略對孩子自制能力的培養(yǎng),反而容易妨礙他們健康心理的形成。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兒童教育首先要培養(yǎng)其行為的有序性、自制性,使兒童有所抑制,能尊重他人,能愛護財產(chǎn)”。自制能力如何是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全與否的重要標志。在社會生活中,一個成熟、健康的人應該能夠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善待自己。而這些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長一起,在孩子性格還沒有成型的時候,用科學的態(tài)度和耐心、細致的教育,有意識地教會他們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妥善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

  其實,采用體育運動、唱歌、大聲朗讀、找朋友傾訴等方法轉移注意力,可以有效地釋放、排遣心中不快。這種方法不論是“成本”還是效果,與打沙袋相比,可能對于孩子的成長都要有益些。

  采編自: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