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需要條件的

家庭教育是需要條件的

家庭教育是需要條件的

  在家接受教育的孩子,如何解決同伴交往問題?一個孩子在兒童、少年時代,缺少同伴交往,等于生命中缺少鈣。
  一個孩子健康成長,一定不是在暖箱中,而是在真實生活中。用一句話來說,酸甜苦辣都是營養(yǎng)。
    
  □孫云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采訪/本報記者 師欣
  
  一切教育總的原則是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應該適合不同的兒童,而不是統(tǒng)一模式讓兒童去適應。
  我們現(xiàn)有教育主流還是公辦教育,次主流是私立教育,第三類模式———家庭教育還會長期處于邊緣化,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才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因為選擇家庭教育是需要條件的。首先是個別父母對教育的理解和覺醒,認為學校教育不適合孩子,或對孩子有傷害。同時,物質條件也很重要,這些家庭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也就是說,目前選擇家庭教育的,還是既富裕,又有教育意識的家庭。
  
  如何解決同伴交往?

  結合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利弊來看,一方面,學校教育是工業(yè)時代產物,其批量化生產的特點,確實存在很多無奈和缺陷。如考試制度、對成績張揚等等,有些孩子不能適應。我們現(xiàn)有條件是窮國辦大教育,投入不夠,必然影響教師群體的素質。針對學校教育模式化和孩子的千差萬別之間的矛盾,家庭教育方式有其合理的一面。
  另一方面,我認為也不要夸大現(xiàn)有教育的苦難。學校教育固然有僵化、刻板的毛病,但是也要看到學校教育恰恰給予孩子們學會面對困難、處理問題的鍛煉機會。
  而家庭教育這種方式也有一個特別大的問題。必須認識到孩子到學校接受教育,不僅僅是接受知識的教育,還有一個社會化的教育。兒童長大,是由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過程。社會化過程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離不開同伴交往。再優(yōu)秀的成年人,都無法替代同齡伙伴的作用。在家接受教育的孩子,如何解決同伴交往問題?
  有的人可能會說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達,家庭教育并不會造成交往障礙。這個理由并不成立?;ヂ?lián)網(wǎng)再發(fā)達,也代替不了同伴面對面的交流。尤其兒童教育是形象、直觀的,不能通過機器代替。兒童在學校里,要和同伴發(fā)生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我采訪過社會學大師費孝通,他就說,兒童懂道理,不是聽會的,是看會的??椿锇樵趺醋觯麄兙驮趺醋?。
  學校里組織少先隊、選舉班干部、合作參與各種活動等等,這在小學、初中階段,極為重要。我認為,鄭淵潔教育孩子的缺陷之一,就是他的兒子社會適應不足,這是很難避免的缺陷。
  社會學有一個重要理論就是群體社會化理論,兒童進入青春期以后(10-20歲)有個特點———年齡越大,同伴影響力越大,甚至超過父母或者成年人的影響。對初中學生來說,舉個例子,父母給孩子買件衣服,說真漂亮,同學則說真俗,多數(shù)孩子會更在意同伴意見。任何孩子都希望在群體中獲得認同。這種渴望、體驗,是和成年人交往完全不同的。這是“類”、“群”的體驗。
  一個孩子在兒童、少年時代,缺少同伴交往,我認為這是終身無法彌補的遺憾。缺少這個,等于生命中缺少鈣。
  由此看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兩大沖突。第一個是家庭教育難以承擔9年義務教育的全面性,容易顧此失彼,比較單一,片面化。第二個則是學校教育的群體性和家庭教育個人化的沖突。
  沖突結果有可能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是童稚化,孩子老長不大,因為被關照太多;另一個方向就是成人化,跟同齡人沒有共同語言,也就是沒有童年的兒童。童年時代是不可跨越的生命季節(jié),就像四季能沒有春天嗎?
  
  酸甜苦辣都是營養(yǎng)

  我也曾經動過家庭教育的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就放棄了。
  其實在同樣的學校教育背景下,孩子的發(fā)展差異也很大,這就說明輔佐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背景很重要。如果家庭教育是寬松式的,孩子還可能保留童年。譬如我的女兒,她就比較滿意。我認為全部兒童教育的使命可以概括為8個字:發(fā)現(xiàn)兒童,解放兒童。
  我不逼迫孩子上名校,考高分。從小學到大學,所有志愿都是女兒自己選擇,我只是提出建議。我非常重視孩子的交往問題,在我看來,沒有朋友的孩子,比考試不及格還嚴重。我培養(yǎng)的是孩子健康的行為,熱愛生活的情感。
  在實踐中,確實也發(fā)生了很多跟學校教育的沖突。但是我和鄭淵潔教育的不同就在這里,我知道孩子在學校里可能會受罪,但是我認為這是他應該有的經歷,這樣他才能和同齡人共命運,理解社會,理解同代人。
  一個孩子健康成長,一定不是在暖箱中,而是在真實生活中。用一句話來說,酸甜苦辣都是營養(yǎng)。同時,通過家庭教育平衡器,做一些調節(jié)。學校管得很嚴時,家里就要寬松些,多一份理解,寬容,多一些機會,信任。千萬別讓孩子成為風箱老鼠,兩頭受氣。
  
  家庭教育是風險很大的方式

  現(xiàn)在選擇家庭教育也有著不同原因。有的是父母對孩子要求比較高,本身也具備一定條件。有的則屬于無奈,我知道有些被學校排斥的孩子,老師不喜歡,只能退學在家,畫畫。再有就是培養(yǎng)某種技能,就像丁俊暉,不過這樣的例子太極端,也太具偶然性,這樣教育往往帶有孤注一擲的心態(tài)。
  在這種情況下,家庭教育可能引發(fā)社會問題,我認為最核心的就是兒童權利保障問題。中國現(xiàn)已簽署了聯(lián)合國的《兒童權利公約》,它包括兒童的四項基本權利———生存權,發(fā)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如果孩子在家庭接受教育,相對于學校教育,保障系統(tǒng)會比較脆弱,只有父母。這就有可能出現(xiàn)不能保障兒童權益的問題,如教育質量不能保障,可能出現(xiàn)教育片面性等。這是風險很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