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只會讓孩子心靈受傷
“命令”只會讓孩子心靈受傷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如何去掉孩子們身上的壞毛病,一直是母親們的一個共同關心的話題。
“如果就那樣放任不管的話,他會長成一個渾身都是壞毛病的孩子”,“如果以后他長成一個根本不聽父母話的孩子該怎么辦”,“如果就這樣任其發(fā)展的話,今后他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嗎?”……
我們的母親們不僅有以上種種對壞毛病的擔心,而且還采取了實際的行動來防止這些壞毛病的發(fā)生。沒有一個母親能眼看孩子在墻上、家具上到處亂寫亂畫而放任自流。吃飯時,她們惟恐孩子把手伸到碗里,只要他稍有這樣的企圖,母親馬上就會伸手打他的手背,并用眼睛瞪他。
就這樣,母親們患上了一種試圖對孩子進行“訓育”的強迫癥。“嚴教出貴子”——這也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毛病”。這種傳統(tǒng)已在無形中深深地扎根于母親們的腦海中。
韓國社會特別強調(diào)禮儀。但是,我卻發(fā)現(xiàn)了很多這樣的情況:父母在教育孩子禮儀的名義下扼殺了孩子的自然成長。有些事情對孩子來說明明是太嚴厲、太過分了,可是父母卻說他們只是在做他們應該做的事。
當然,從母親的立場上講,有時也很有糾正孩子一些行為的必要。因為幼年時節(jié)對孩子行為的糾正不僅僅是對孩子某個行為本身的糾正,同時還包含有使孩子“適應現(xiàn)實”這樣一個課題。但父母決不能因此就動手打罵孩子,而是要和孩子進行協(xié)商。也就是說,要在孩子可以接受的范圍內(nèi)和孩子達成一定的妥協(xié)。
有一次,我和孩子一起去百貨商店購物。本來,那天孩子已經(jīng)和我說好只是出去轉(zhuǎn)轉(zhuǎn),不買任何東西??墒牵斔吹揭惶變r格超過10萬韓元(大約相當于人民幣700元左右)的機器人玩具后,就開始纏著我,讓我給他買。他一邊對我說隔壁家的孩子已經(jīng)買到了,為什么不給他買,一邊熱切地盯著我看。
當時我想,現(xiàn)在是到了要進行協(xié)商的時候了。孩子提出的協(xié)商方案是,“我想買”這么一個簡單直接的要求?;蛟S有母親會問,這也能算什么協(xié)商方案嗎?但是,如果從孩子的角度上看,這表明他除了“我想買”這個要求以外,已經(jīng)沒有其他任何具有正當性的協(xié)商方案了。我提出的協(xié)商方案則是“太貴了,暫時不能買。”
在孩子的幼年時節(jié),類似“我想買”這樣的要求是形成其自我意識的一個組成部分。一般來說,我都會答應他們的要求。但是,當孩子長到五歲的時候,這個階段就過去了。從這時候開始,孩子最基本的道德意識開始逐步形成,因此要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對孩子適用“做這些事情不行”這樣的禁止性標準。當時,我已經(jīng)感覺到,有必要教給孩子這樣一個事實:即如果你不做任何努力的話,你就不可能得到你想要得到的東西。
既然雙方都拿出了各自的協(xié)商方案,那么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試著達成妥協(xié)了??墒窃趺磳⒆又v比較好呢?
首先,我不想把孩子“我想要”的這種要求一筆抹殺,因此我必須找出一些可以緩解他這種要求的理由。
“買來玩兒當然很好,可是好歸好,它的價格太貴了,你知道要花多少錢嗎?”
孩子說不知道,我就把價格告訴了孩子,接著對他說:“景慕,爸爸掙來的錢,我們既要用它來買米,也要用它來買衣服穿呢。如果都用來給你買玩具,那么我們家就沒飯吃了。沒飯吃也沒關系嗎?”
“沒有10萬韓元,這些就都做不成了嗎?”
孩子開始詢問錢的價值了。因此,我就用孩子們可以理解的語言對他說明,“10萬韓元是非常大的一筆錢。”
孩子的臉上顯得有些為難,這表示他已經(jīng)開始有些理解了。過了一會兒他又問:“那隔壁孩子的媽媽為什么給他買呢?”
“隔壁家可能比我們家富裕。另外,說不定那個玩具是他媽媽在他過生日的時候給他買的。你每年過生日和圣誕節(jié)的時候,不是也會收到很多好的禮物嗎?”
“啊,那么如果現(xiàn)在要買的話,爸爸還要掙更多更多的錢呢。”
雖然感到有些遺憾,但是孩子的臉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能夠理解的神情。這就說明,雙方可以協(xié)商了。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母親千萬不可以強硬地堅持自己的主張。因為,如果你這樣做了的話,等到下一次需要和孩子進行協(xié)商的時候,孩子就有可能完全關閉和你對話的窗口。
“景慕,如果你想得到這個很貴很貴的禮物的話,你是不能什么也不做的。你知道嗎,世界上是沒有免費的東西的。你是不是也要做一件讓媽媽喜歡的事情呢?”
當時,正在上幼兒園的景慕有一些很不好的習慣,比如在吃飯的時候會不由分說地把飯吐出來,會突然堅持不去幼兒園,使性子、撒潑耍賴等。于是,我就舉出了其中的幾個壞毛病,問他是不是可以改掉其中的一個。同時,我還對他說如果他能完全改正的話,我可以花幾個月的時間攢一筆錢為他買想要的新玩具。
在這種努力持續(xù)的過程中,我們家的孩子開始學會大量地問“為什么”。如果我對他們說明什么不可以的話,他們不會僅僅是“哎,嘻……”這樣表示惋惜,而是要問“媽媽,為什么不行?”然后,就會認真地聽我給他們進行解釋和說明。
我也同樣如此。如果想讓孩子們做一些什么事情的話,我要向他們說明那樣做的正當理由。比如當看到保姆在收拾房間,我就會對孩子們說:“干活的奶奶是不是非常累呀?你們這樣到處亂扔玩具是不是給奶奶添了很多麻煩呢?另外,你們以后再想找它們出來玩兒的話,是不是也很不容易呢?”但是,在我向他們說明這些理由的時候,孩子也會提出他們自己的一套理由加以拒絕。
比如“現(xiàn)在我很困,過一會兒我會做的”,“現(xiàn)在我正在看一個很有意思的電影。電影完了以后我就做”等等。
孩子們一旦像這樣提出了他們自己的理由之后,盡管它們很可能都是一些借口,但我還是會答應他們,然后看他們是否能履行自己的諾言。這樣做不僅要比不由分說地訓斥孩子效果好得多,同時還能使孩子學到不少東西。比如說,他們可以學到,在這個世界上,有些東西不管你如何期望都是得不到的這樣一個道理;他們還會知道,如果你想得到什么東西的話,就必須做出相應的努力;他們在這樣的過程中還會學會,在自己的意見和別人的意見發(fā)生沖突的時候,該如何加以適當?shù)貐f(xié)調(diào)。
難道僅僅就是這些嗎?為了提出一個妥當?shù)膮f(xié)商方案,孩子們還得有邏輯性地思考其中的理由,還要學會通過話語把它們表達出來的方法。這樣的話,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最基本的一些道德意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思考能力等。而這些能力和母親們所希望得到的高智商是密切相關的。
從這個方面看,我的小兒子經(jīng)常會讓我感到吃驚。有時候,我甚至會開玩笑地把他稱為“協(xié)商天才”。
我的小兒子非常喜歡和他的朋友們一塊兒玩兒,和其中的一個孩子尤其要好。經(jīng)常在那個孩子家玩到天黑才回家。
從那家孩子的角度看,在一起玩兒當然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可是,在那家母親的眼里看來則未必如此。我也一直在為這個問題費神,心想在什么時候要去拜訪一下這位母親。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對方打來了電話。我想終于找上門來了!可是,沒想到對方的話音卻非常明朗柔和。
“哎喲,你們家的孩子真是不簡單,也沒有誰去教他,就會很主動地給我們收拾房間。真是家教有方啊,大概是您在家里一直教育他這么做吧?”其實,關于那家的事情,我一次都沒有和小兒子交談過。他是根據(jù)平時和我進行協(xié)商的經(jīng)驗自己形成了這樣的認識:“如果我想要在這家玩的話,我就要討這家媽媽的歡心”,然后就想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為他家收拾房間。
所以,協(xié)商方法的目的,不是讓父母們在每件事情上都要教孩子們應該怎么去做,而是要讓孩子去自己體會。當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說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可以使用協(xié)商的方法。對于有些事情,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理解不理解,你都必須單方面地向孩子灌輸應該怎樣去做。比如說,不可以打人,不能偷盜等,這些必須遵守的常識就沒有和孩子妥協(xié)的余地。為了使孩子將來能夠在社會中生存下去,你就必須教給孩子們這些最基本的社會規(guī)范。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是絕對不能妥協(xié)的。不久前,我偶然看到上小學三年級的大兒子正在網(wǎng)上瀏覽一些成人網(wǎng)站。我大吃一驚,一問才知道,原來在他的朋友中,有些孩子就經(jīng)常光顧這些網(wǎng)站,所以他也想看看。
在這種時候,你必須堅決而嚴厲地告訴他應該如何去做,絕對不能有絲毫的猶豫。因為如果讓孩子看到你猶豫的態(tài)度后,你就會給孩子留有一線希望,以后他還會偷偷地進入這些網(wǎng)站,甚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因此,你就必須從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方式,態(tài)度分明地告訴他,那樣做為什么不行。
“這些畫面非常刺激,你看了以后整天都會想它們。那樣的話,你就不能做其他的事情了。你認為這樣好嗎?”
“那么,我的朋友們?yōu)槭裁纯梢钥茨兀?#8221;
“這是他們父母的不對。他們的父母本來應該阻止他們的,卻沒有這樣做??墒?,在我們家這樣做是絕對不允許的。如果你想在我們家生活,是不是就應該遵守我們家的規(guī)矩呢?”
這就是我所說的不能通過協(xié)商,而是必須通過單方面的教育讓孩子懂得如何去做的事情。這些事情中還包括:不能一個人去網(wǎng)吧,不能懶惰,不能不支付任何代價就想得到一件東西等。
但是,如果想讓這些事情落到實處的話,在父母和孩子之間就必須建立起一種信任感。對于那些在父母的訓斥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當他們的父母試圖將什么道理灌輸給他時,就是當父母試圖“訓育”自己孩子的時候,他們只會把父母的話當成煩人的嘮叨,一只耳朵進,馬上又從另一只西耳朵出來。當這些孩子長到十幾歲的時候,他們就會成為對父母的話嗤之以鼻的“怪物”。
但是,對于那些平時就經(jīng)常通過協(xié)商和父母達成妥協(xié),并能經(jīng)常感受到父母關愛的孩子來說,當父母單方面地強迫他們學習或遵守一些什么東西的時候,即使他們心里非常不滿意,他們還是會想“我那樣做確實是不對的”,從而聽從父母的命令。
我經(jīng)常對前來找我的父母們說這樣的話:“如果你采用‘訓育’的方式教育孩子的話,你就會把和孩子從小建立起來的感情一點一點地消磨光。”
在撫育孩子的過程中,你要讓孩子學這學那,你要送孩子上學,對他應該交什么樣的朋友你也要過問。但是,如果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你做的所有這些都是對他沒完沒了地控制和干涉。請問,又有幾個孩子是因為自己喜歡而去學習的呢?
孩子長的越大,父母要單方面灌輸給孩子的東西就越多。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他們非常討厭、非常不愿意遵守的。如果你希望你對孩子的這些“訓育”能夠正確地傳達給他們,并讓他們聽從(即使他們對別人說的同樣的話不屑一顧)的話,那你必須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不斷地傾聽他們的聲音,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料。這就是讓你的孩子將來聽從你的力量的源泉。
有時候,即使我動手打他們的屁股,我的孩子們也知道我打他們的理由。他們知道是他們自己做的不對,媽媽才打他們的,而決不會認為是因為母親不愛他們。如果我不是不斷地把他們拉到協(xié)商的圓桌旁,和他們進行了許許多多尋找折沖方案、謀求妥協(xié)的練習的話,我是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收獲的。
在孩子們做了違背父母意志的行動的時候,請先把孩子的話認真、仔細地聽完,然后試著和他進行協(xié)商吧。通過讓孩子學會問“為什么”,就可以使孩子在心靈不受傷害的情況下,也能對你的處境和狀況有所理解。反之,如果你只是使用單方面強迫或命令式的方法的話,孩子和你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最終導致的嚴重結果是,在他們長到一定時期,要學習那些必須要學的東西時,他們卻選擇了逃避。
采編自《好媽媽,慢慢來》
- 如何讓孩子不受欺負
- 孩子對老師有抵觸情緒怎么辦
- 教孩子如何理財消費
- 低聲調(diào)教育孩子更有效
- 女兒上課是總是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
- 王羲之教子習書法
- 宋慶齡的父親育兒經(jīng)
- 誠信的開端――曾子教子
- 母親幫他叩開文學的大門
- 生命之樹常青
- “鋼琴王子”是這樣成長的!
- 陳嘉庚兒子談家教!
- 腳皮教子
- 沈丹萍和她的洋丈夫怎樣撫育孩子
- 課室“蜂”波
- 孕婦吸煙的新危險
- 孩子尿少是因為腎不好嗎――宋善路回答
- 《狐貍和烏鴉》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 小班美術教案《愛吃糖葫蘆的太陽》反思
- 中班美術教案《小烏龜》
- 新疆特產(chǎn)品牌名稱和朋友圈文案34句
- 毛絨玩具朋友圈文案32句
- 2.計算下面每個梯形的面積。
- 冬春時節(jié),別讓孩子的“心”受傷
- 幼師教育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促進讓孩子學會“愛”
- 家長要注意“乖孩子”的心理損傷
- 讓孩子“收心”并不難
- 讓孩子的身心“協(xié)調(diào)運作”
- 讓孩子認識體會“實”
- 讓弱小的孩子學會“自衛(wèi)反擊”
- 讓弱小的孩子學會“自衛(wèi)反擊”
- 祖父的園子體會“我”的內(nèi)心感受,再從課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
- 教孩子學會“做人”
- 讓孩子長記性的好方法 “自然結果法”
- 讓孩子用色彩“說話”——在活動中創(chuàng)設美的環(huán)境
- 幼兒園個案分析反思:家長如何擺脫“以孩子為中心”困境
- 常挨打的孩子易得“心病”
- 不要讓孩子長成“劉羅鍋”
- 讓孩子感受生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