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科技不歡迎“小大人”

少兒科技不歡迎“小大人”

少兒科技不歡迎“小大人”

  “英特爾”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評選、“明日科技之星”評選……近兩年,隨著多項含金量頗高的科技賽事的展開,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對科學園地著迷,然而,在近日舉行的徐匯區(qū)青少年科技導師團成員和學生交流會上,專家們不約而同地指出了當前青少年科技活動存在著不庸諱言的誤區(qū),如果不能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將后患無窮。

  循序漸進才是真

  在一些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中,科技小子盲目追求“高精尖”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耳聞國外某大學教授一個微生物學方面的最新假說,便想自己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拿著國家“863計劃”的子課題,準備挑戰(zhàn)自己的智慧極限……當幾個中學生帶著這些想法找到華師大生命科學學院趙云龍教授時,得到的卻是趙教授善意的勸阻,“以中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水平、時間精力和能獲得的實驗條件,并不適合過早鉆進‘金字塔尖’!”。在他看來,在知識結構尚不完備的時候過早“攻尖”,把自己限定在某一領域并不足取。

  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接下來準備做什么課題呢?”“這個……我去問問老師”。這樣的對話,在交流現(xiàn)場時有耳聞。記者了解到,為了容易“出成績”,一些學校科技指導教師常直接向相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申請”課題,再交由學生完成。然而,如此一來卻背離了創(chuàng)新教育的初衷―――鼓勵孩子觀察生活,并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其探索精神。事實上,青少年參加科技,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創(chuàng)新也需童心來泯

  如何才能讓孩子們走出誤區(qū),在求知的旅程上穩(wěn)步啟程呢?不妨聽聽這些多年參與校外科技輔導的導師團專家們?yōu)槟阒嘎法D――

  向生活索取靈感。裝修好的新房中,昆蟲為什么爬得特別快?為什么魚缸里養(yǎng)一些螺螄,就像安置了一個垃圾收集儀?這些來自同齡人的對生活的發(fā)現(xiàn),正是大家動腦動手的最好課題。不要畏懼“重復”。誰說別人做過的實驗就不能再做?換一個實驗環(huán)境,換一個實驗動物,說不定就有全新發(fā)現(xiàn)。養(yǎng)成分析的習慣,氣候時時在變,一草一木每天更換著容顏,如果你是個有心人,不妨做些表格,記錄一些數(shù)據(jù),堅持下去,就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