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盡快度過“撕書期”

讓孩子盡快度過“撕書期”

讓孩子盡快度過“撕書期”

孩子太小,會把書弄壞, 是否需要等他長大一些會愛護書了再買?

  讓孩子接觸書,一般來說是多早都不嫌早的。因為如果孩子一直都不接觸書,怎么能夠突然會愛呢?但是由于孩子的能力在發(fā)展中,因此,怎么讓孩子接觸書、接觸什么樣的書都是有講究的。

  開始,孩子還不知書為何物,父母的讀書聲,便是給孩子帶來書的印象的第一步。當孩子的手能夠有目的地去擺弄東西時,書便成了孩子爭搶的目標。由于他們并不了解紙張的性質(zhì),也不知道書一旦撕了內(nèi)容也就破碎了,更不知道用多大的力量就會把書撕壞,如果讓他們接觸的是普通紙質(zhì)的書,必損無疑。而如果我們讓孩子接觸的是專為嬰兒設(shè)計的布書、塑料書或厚卡紙做的書,就不那么容易撕壞了。小嬰兒會在擺弄這些書的過程中了解到書的一些特性:書是可以翻頁的,每頁是不一樣的,書中有好看的圖片,有好聽的故事……

  然而,更多的好故事都在常規(guī)的童書中。接下來的一個階段恐怕是許多父母都頭疼的:要給孩子讀這些好故事,孩子撕書就在所難免。那么,怎么讓孩子盡快度過"撕書期"呢?也許,半個故事的"折磨",與父母一起補書的體驗,都會促使孩子漸漸掌握護書的要領(lǐng)。

  我兒子2歲10個月,非常喜歡看書,但書里有一點傷心、緊張的情節(jié),他就會哭,這正常嗎?

  這是一種正常的表現(xiàn)。一方面可能這樣的孩子相對敏感一些,另一方面也說明他聽故事聽得很投入,暫時還無法區(qū)分虛構(gòu)的情感和真實的情感。大人可以先盡可能地避免選擇讀太刺激的故事,也可以想想辦法,在讀這類故事的時候幫助孩子從故事中跳出來。

  怎樣幫助孩子跳出故事呢?可以嘗試在講故事時掌握節(jié)奏,到了孩子可能會感到有點刺激的地方,大人可以輕松地問個問題,請孩子猜猜后面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孩子往往會把自己的愿望加進去,那么大人也不妨嘗試根據(jù)孩子的愿望修改故事。同一個故事,其實可以變化出多個不同的結(jié)果,如果大人能引導孩子參與編故事,那么由孩子自己編出來的故事,自然更容易接受,而且知道了"原來故事就是這樣編出來的",孩子就能在故事中"出入自由"了。

  我的孩子4歲,講故事時,有些詞孩子還聽不懂。是不解釋繼續(xù)念下去,還是停下來講解呢?

  這個問題的確涉及一個兩難的選擇:一方面,父母在講故事時過多被打斷,有可能損害故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讓孩子一路困惑地聽故事,又不利于真正理解、享受故事。所以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既要讓孩子喜歡聽,又要讓孩子聽懂。如果孩子自己提問,應(yīng)該為他講解一下;如果孩子不問而且興致也很高,那就繼續(xù)念下去吧。無論是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還是在講完故事之后,大人都可以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問題,輕松自如地聊一聊。這種交流越是隨和自然,越是能引發(fā)孩子的興趣,而且能大大幫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