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藝術活動《啄木鳥醫(yī)生》大班音樂教案反思

幼兒園藝術活動《啄木鳥醫(yī)生》大班音樂教案反思

幼兒園藝術活動《啄木鳥醫(yī)生》大班音樂教案反思

1、幼兒園藝術活動《啄木鳥醫(yī)生》大班音樂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喜歡音樂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他們聽到音樂便能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做出相應的身體反應。因此,從音樂入手培養(yǎng)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吨改稀分赋鏊囆g活動是幼兒獲得自我滿足感的最佳舞臺,是“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使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本次活動,利用身體動作幫助孩子感知和認識節(jié)奏,注重音樂對幼兒的整體影響,重視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感受音樂、主動地表現(xiàn)音樂,重視從節(jié)奏入手,讓幼兒感受互相合作的樂趣,領略音樂歡樂的氣氛。

  活動目標

  1、了解和體驗樂曲分別表現(xiàn)的優(yōu)美、跳躍和激昂的情緒特征,感受打擊樂活動的快樂。

  2、學習認識作品ABC的結構,能夠用語言和肢體動作表現(xiàn)樂曲,會用打擊樂器完整的為樂曲配器演奏。

  3、學習協(xié)調一致的控制樂器的音量演奏,學習看指揮輪流演奏。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重點難點

  重點:能夠用語言和肢體動作表現(xiàn)樂曲,會用打擊樂器完整的為樂曲配器演奏。

  難點:學習認識作品ABC的結構

  活動準備

  音樂:鞋匠之舞

  圖譜

  樂器準備:鈴鼓、圓舞板、手鼓。各種樂器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果園里,有些蘋果樹病了,樹葉發(fā)黃,一點精神都沒有。于是,請來了啄木鳥醫(yī)生,經過檢查,發(fā)現(xiàn)原來是壞蛀蟲在搗亂?!昂V篤篤”、“篤篤篤”,啄木鳥把蟲捉完了,蘋果樹的病好了,又長出了茂盛的樹葉,變得更加漂亮了。

  (二)欣賞音樂,感知樂曲ABC的結構

  1、欣賞樂曲

  提問:你們在這首音樂中聽到了幾種不同的音樂旋律?

  要求:孩子們安靜的傾聽音樂,教師用小幅度的身體律動表現(xiàn)音樂的不同樂段,(不要語言,不要影響幼兒聽音樂)

  2、教師小結(教師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聽音樂幫助他們感知音樂結構):音樂和故事一樣(我說了三件事)有三段,第一不部分很悠揚,是啄木鳥在檢查蘋果樹的時候,第二部分很跳躍,是啄木鳥醫(yī)生正在給蘋果樹“篤篤篤”的治病,第三部分很激昂,是蘋果樹恢復健康,茁壯成長。

  2、音樂表演

  A、教師引導幼兒為三段音樂創(chuàng)編不同的有規(guī)律的表演動作

  B、教師集中幼兒創(chuàng)編的動作,并與幼兒一起隨音樂表演

  C、分角色合作表演

  一半幼兒扮蘋果樹,表現(xiàn)蘋果樹的千姿百態(tài);另一半幼兒扮啄木鳥,表現(xiàn)啄木鳥為蘋果樹治病的過程以及蘋果樹恢復健康的愉悅情感。

  要求:教師退出幼兒的表演,用簡潔的語言適時的提示幼兒,給幼兒提供創(chuàng)造表演的機會。

  (三)學習認識圖譜

  1、教師出示簡易的音樂段式圖譜

  A、引導幼兒跟著圖譜一起隨音樂做動作(兩遍)

  節(jié)奏型:A段×~~~~×~~~~B段××××C段×-×-

  B、出示樂器鈴鼓、圓舞板、手鼓,請幼兒根據(jù)樂器的音色特點為音樂的不同段式配器

  C、引導幼兒徒手模仿拿樂器,同時用自己的嗓音模仿每件樂器發(fā)出的聲音,進行跟著音樂演奏的節(jié)奏練習(眼看圖譜)

  沙啦啦啦 沙啦啦啦| 噠噠 噠噠| 咚 咚

  D、教師暫時脫離圖譜,讓幼兒看老師的手勢指揮進行徒手的隨樂演奏

  (四)樂器演奏

  1、組織幼兒有序的拿放樂器

  2、將幼兒分成三組進行演奏

  教師引導幼兒學會看手勢進行分組的輪流演奏

  3、幼兒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4、請幼兒自主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和組類進行演奏

  活動反思

  1、在配器選擇上可以更生活化,可以選擇一些孩子們身邊的常見的生活用品經過一些簡單而巧妙的處理,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讓打擊樂教學真正的貼近幼兒的生活。

  2、圖譜制作上可以考慮更加童趣化和簡易化,要盡量避免過多生硬的學習痕跡,多一些游戲化的圖譜制作方式。

  3、可以在活動中多加入一些生動的身體態(tài)勢上的節(jié)奏練習,讓幼兒在動一動的游戲中自然而然的學會既定節(jié)奏型。

2、大班音樂教案活動《啄木鳥》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激發(fā)幼兒愛護啄木鳥的情感。

  2、初步感知樂曲的三段體結構,辨別音樂的不同性質。

  3、在理解樂曲的基礎上,嘗試創(chuàng)編簡單的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啄木鳥》音樂磁帶

  2、圖譜一張

  3、啄木鳥以及大樹頭飾

重點難點:

  讓幼兒理解音樂并能自己辨別三段音樂的不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故事導入:在一個森林里,有幾棵大樹生病了,于是請來了啄木鳥醫(yī)生,經過檢查發(fā)現(xiàn)是害蟲在搗亂,于是啄木鳥篤篤篤、篤篤篤。把蟲子給捉完了,大樹的病好了,又長出了茂盛的樹葉,所有的樹枝開心的跳起舞來。今天劉老師帶來的音樂講的就是這個故事,我們來聽聽看。(幼兒完整欣賞一遍音樂)

  二、基本部分

  (一)完整欣賞樂曲

  師:請小朋友說說看音樂分別說了些什么事情?啄木鳥在干什么?(啄木鳥在給大樹檢查,啄蟲子)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手指伸出來,我們跟啄木鳥醫(yī)生一起去給大樹看病。(邊欣賞音樂邊做動作)

  1、欣賞第一段音樂

  (1)師:剛才我們跟著啄木鳥醫(yī)生給大樹看病給它捉蟲子,那你們有沒有看見啄木鳥是怎么給大樹做檢查的呢?(從上到下)那我們一起來跟大樹學一學。提問:檢查了幾顆大樹呀?(四棵)復習第一段。還可以在么檢查(兩只手一起檢查)師幼一起表演。

  2、欣賞第二段音樂

  師:剛才我們跟啄木鳥醫(yī)生一起去給大樹做好檢查了,那剛剛啄木鳥醫(yī)生是怎么給大樹啄蟲子的呢?怎么用動作表示的呢?小朋友一起來學一學。師:每棵樹的蛀蟲一樣多嗎?(不一樣),第一棵樹上有三條蟲子,我們一共啄三下,第二棵樹和第三棵樹各啄三下,第四棵樹只有一條蟲子我們只啄一下。我們聽音樂一起來給大樹啄蟲好不好?

  3、 欣賞第三段音樂

  師:大樹經過我們的檢查,經過我們的捉蟲,它的病終于好了,又長出了茂盛的樹葉,提問:那它是怎樣長出茂盛樹葉跳起舞來的呢。(一起聽音樂做動作)那我們剛剛用的是這個動作,還有沒有其他的小朋友有更好的動作可以做?(往上長)(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二)完整欣賞一遍音樂,感知并區(qū)分音樂旋律的變化

  師:大樹樹的病好了,變得多精神啊!那我們現(xiàn)在把啄木鳥給大樹檢查、給大樹捉蟲的、大樹跳起舞來的動作一起連起來完成一遍好不好。(完整表演)

  師:剛剛我們在座位上有點擠,請小朋友一起來中間,我們再來一遍,你可以跟老師一樣,也可以不一樣哦。(完整表演)

  (三)分角色用適當?shù)闹w動作來表演樂曲,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師:剛剛老師看到有很多小朋友都做得特別好看,有誰愿意來扮演大樹和啄木鳥來完整的表演一遍給大家看呢?我們請來了四棵大樹,一只啄木鳥。那請問小朋友哪一段是做啄木鳥的動作,哪一段做大樹的動作,誰先做,說后做?(完整表演)表演的真好,我們給他們拍拍手。

  師總結:先是啄木鳥檢查大樹,然后在給大樹捉蟲,第三段的時候大樹開心的跳起舞來。

  師:現(xiàn)在請所有小朋友來分角色來玩,一個人做大樹,一個人做啄木鳥,自己商量一下。大樹在做的時候就要請啄木鳥醫(yī)生先休息一下了,因為它剛剛在做檢查的時候已經很辛苦了(完整表演)

  三、結束部分

  師小結:啄木鳥給大樹的病治大樹真開心,啄木鳥也很高興。小朋友,你們喜歡啄木鳥嗎?(喜歡)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啄木鳥呢?(保護它,和它做朋友)太好了,下面我們一起和啄木鳥朋友飛出去為更多的大樹捉蟲子吧!(聽音樂《啄木鳥》飛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選自一首意大利民歌音樂,全曲的結構是ABC三段,樂曲節(jié)奏鮮明,形象具體,特點明顯,易于區(qū)分,適合大班兒童欣賞。A段樂曲節(jié)奏平穩(wěn)流暢(可理解為啄木鳥在檢查樹木):B段樂曲節(jié)奏跳躍(理解為啄木鳥捉蟲)C段樂曲優(yōu)美流暢(理解為啄木鳥跳舞)。根據(jù)音樂的特點,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設定為1、欣賞樂曲,了解樂曲所表達的故事情節(jié),初步感知樂曲的三段體結構。2、嘗試用動作來表現(xiàn)樂曲中不同的音樂形象。3、表演時能與同伴相互合作,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在組織本活動的過程中,我采取了三個策略:

  一、借助故事情節(jié),初步感知理解音樂內涵,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音樂欣賞不同于歌唱和韻律等其他形式的音樂教學,它更側重發(fā)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能力。而建立語言故事和音樂之間的聯(lián)系,就好比給幼兒一個橋梁,這個橋梁可以更好的引導幼兒理解和感受音樂。

  二、借助圖譜,加深幼兒對音樂結構的理解,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通過“欣賞圖譜”(即四棵樹)來幫助幼兒分辨樂曲結構,通過動作來理解樂曲的的內容。這樣做的目的,并不是單純的讓幼兒學會具體的音樂技能,而是為了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從而更好的感受音樂。

  三、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表達能力。通過聽覺(耳聽音樂)、視覺(眼看圖譜)、活動覺(創(chuàng)編動作)同步開放的參與方式,使幼兒充分的體驗和感受樂曲的美,并能用不同的體態(tài)語言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創(chuàng)造和表達的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和鍛煉。

不足之處:

  1、開始的故事導入環(huán)節(jié)限制了幼兒的肢體動作,局限了幼兒的思想。

  2、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由于教師的固定動作較為明顯,所以幼兒在創(chuàng)編時動作較為單調。

  3、道具準備不夠充分,在最后的表演環(huán)節(jié),較為凌亂。希望在以后的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能改掉本次活動中的缺點及不足,盡量做的更好。

3、幼兒園藝術活動《啄木鳥醫(yī)生》大班音樂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喜歡音樂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他們聽到音樂便能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做出相應的身體反應。因此,從音樂入手培養(yǎng)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指南》指出藝術活動是幼兒獲得自我滿足感的最佳舞臺,是“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使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本次活動,利用身體動作幫助孩子感知和認識節(jié)奏,注重音樂對幼兒的整體影響,重視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感受音樂、主動地表現(xiàn)音樂,重視從節(jié)奏入手,讓幼兒感受互相合作的樂趣,領略音樂歡樂的氣氛。

  活動目標

  1、了解和體驗樂曲分別表現(xiàn)的優(yōu)美、跳躍和激昂的情緒特征,感受打擊樂活動的快樂。

  2、學習認識作品ABC的結構,能夠用語言和肢體動作表現(xiàn)樂曲,會用打擊樂器完整的為樂曲配器演奏。

  3、學習協(xié)調一致的控制樂器的音量演奏,學習看指揮輪流演奏。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重點難點

  重點:能夠用語言和肢體動作表現(xiàn)樂曲,會用打擊樂器完整的為樂曲配器演奏。

  難點:學習認識作品ABC的結構

  活動準備

  音樂:鞋匠之舞

  圖譜

  樂器準備:鈴鼓、圓舞板、手鼓。各種樂器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果園里,有些蘋果樹病了,樹葉發(fā)黃,一點精神都沒有。于是,請來了啄木鳥醫(yī)生,經過檢查,發(fā)現(xiàn)原來是壞蛀蟲在搗亂?!昂V篤篤”、“篤篤篤”,啄木鳥把蟲捉完了,蘋果樹的病好了,又長出了茂盛的樹葉,變得更加漂亮了。

  (二)欣賞音樂,感知樂曲ABC的結構

  1、欣賞樂曲

  提問:你們在這首音樂中聽到了幾種不同的音樂旋律?

  要求:孩子們安靜的傾聽音樂,教師用小幅度的身體律動表現(xiàn)音樂的不同樂段,(不要語言,不要影響幼兒聽音樂)

  2、教師小結(教師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聽音樂幫助他們感知音樂結構):音樂和故事一樣(我說了三件事)有三段,第一不部分很悠揚,是啄木鳥在檢查蘋果樹的時候,第二部分很跳躍,是啄木鳥醫(yī)生正在給蘋果樹“篤篤篤”的治病,第三部分很激昂,是蘋果樹恢復健康,茁壯成長。

  2、音樂表演

  A、教師引導幼兒為三段音樂創(chuàng)編不同的有規(guī)律的表演動作

  B、教師集中幼兒創(chuàng)編的動作,并與幼兒一起隨音樂表演

  C、分角色合作表演

  一半幼兒扮蘋果樹,表現(xiàn)蘋果樹的千姿百態(tài);另一半幼兒扮啄木鳥,表現(xiàn)啄木鳥為蘋果樹治病的過程以及蘋果樹恢復健康的愉悅情感。

  要求:教師退出幼兒的表演,用簡潔的語言適時的提示幼兒,給幼兒提供創(chuàng)造表演的機會。

  (三)學習認識圖譜

  1、教師出示簡易的音樂段式圖譜

  A、引導幼兒跟著圖譜一起隨音樂做動作(兩遍)

  節(jié)奏型:A段×~~~~×~~~~B段××××C段×-×-

  B、出示樂器鈴鼓、圓舞板、手鼓,請幼兒根據(jù)樂器的音色特點為音樂的不同段式配器

  C、引導幼兒徒手模仿拿樂器,同時用自己的嗓音模仿每件樂器發(fā)出的聲音,進行跟著音樂演奏的節(jié)奏練習(眼看圖譜)

  沙啦啦啦 沙啦啦啦| 噠噠 噠噠| 咚 咚

  D、教師暫時脫離圖譜,讓幼兒看老師的手勢指揮進行徒手的隨樂演奏

  (四)樂器演奏

  1、組織幼兒有序的拿放樂器

  2、將幼兒分成三組進行演奏

  教師引導幼兒學會看手勢進行分組的輪流演奏

  3、幼兒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4、請幼兒自主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和組類進行演奏

  活動反思

  1、在配器選擇上可以更生活化,可以選擇一些孩子們身邊的常見的生活用品經過一些簡單而巧妙的處理,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讓打擊樂教學真正的貼近幼兒的生活。

  2、圖譜制作上可以考慮更加童趣化和簡易化,要盡量避免過多生硬的學習痕跡,多一些游戲化的圖譜制作方式。

  3、可以在活動中多加入一些生動的身體態(tài)勢上的節(jié)奏練習,讓幼兒在動一動的游戲中自然而然的學會既定節(jié)奏型。

4、幼兒園手工藝術活動《種子粘貼畫》大班美術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利用種子進行粘貼作畫,根據(jù)種子不同的外形特征表現(xiàn)一定的物體形象。

  2.發(fā)現(xiàn)自然材料的美,體驗成功的樂趣。

  3.能在活動中耐心、細心完成作品。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5.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收集不同種類的種子如“瓜子、芝麻、綠豆、黑米、大紅豆等,每組提供一份。

  2.不同顏色卡紙畫、膠水、棉簽、衛(wèi)生紙若干。

  3.課件《種子粘貼畫》。

  活動過程:

  1.出示“種子盒”,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我這里有個寶盒,里面裝來哦很多寶貝,我要請小朋友摸出來,看看是什么。

  (2)教師搖動盒子,請個別幼兒摸盒子里的東西(種子)。

  2.種子黏貼畫

  (1)師:種子說它已經和你們很熟悉了,這次它們想和小朋友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稱叫“種子黏貼畫”。

  (2)教師展示各種種子黏貼畫讓幼兒觀賞。

  (3)示范講解操作過程和注意事項。

  (1)師:首先,用棉簽沾上膠水涂在圖畫里,然后選擇你喜歡的種子粘在膠水上面,粘上后用嘴巴吹一吹。如果是小米可以直接撒在上面。

  (2)幼兒黏貼種子畫。

  3.作品欣賞、評價。

  活動延伸

  美工區(qū)投放各種便于做黏貼畫的種子,讓幼兒繼續(xù)制作黏貼畫。

  活動反思:

  由于原來的“豆豆藝術”是區(qū)域化活動,給相片做相框、種子貼畫,在提供的材料上沒有兼顧到能力差的幼兒,所以在粘貼時豆豆是擠在一起,看不出所貼的物體形象;黃豆太大,粘上去后,當作品拿起來時,卻掉了下去,而重新設計、組織的活動,有了較好的效果,當作品貼到柜面上時,孩子們看到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的“輪船、小熊、房子、火箭、蠟筆。。。。。。真正體驗到了創(chuàng)作帶來的快樂,同時也提醒我們所提供的材料的難度要與孩子日常經驗相結合,對幼兒的技能要求也要作出正確的評估,觀察、了解孩子的需要是一個前提條件,只有通過細心的觀察,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才能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材料,讓他們積累學習的經驗和方法,從而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原來的粘貼相框的活動只是單一的技能要求以直線條為主,這一操作任務對孩子已經不再具有挑戰(zhàn)性了,這就向我們發(fā)出信號,提醒我們要調整材料,作出應答。這正是《綱要》中提倡的教師在組織實施教育活動時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敏感的覺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應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5、幼兒園愛國活動《跳竹竿》大班體育教案反思

  跳竹竿是黎族的一種富有節(jié)奏性的風俗活動,舞者與打竿者需要密切配合才能在竹竿間快樂穿行。樂于探究的大班幼兒對此活動充滿好奇和嘗試的欲望。本活動順應了幼兒的興趣,先采用語言提示“分分、合合”,讓幼兒掌握節(jié)奏的要領,將活動的難度分解,再嘗試跳竹竿,利于幼兒學會與打竿者合作,體驗跳竹竿游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能探索發(fā)現(xiàn)竹竿的多種玩法。

  2.會玩游戲“跳竹竿”,重點發(fā)展彈跳能力。

  3.體驗與同伴合作玩跳竹竿游戲的快樂。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熟悉熱身游戲“騎大馬”和音樂《阿瓦人民唱新歌》:事先欣賞過有關竹竿舞的圖片和視頻,初步了解民間體育游戲“跳竹竿”的來歷,并在活動時自由玩過竹竿。

  物質準備:音樂《騎大馬》、《阿依人民唱新歌》,幼兒每人一根短竹竿

  (長度約 50 厘米),一定數(shù)量的長竹竿(數(shù)量為總人數(shù)的三分之二,長度約 300 厘米)等。

  活動過程:

  一、玩律動游戲“騎大馬”,萌發(fā)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帶領幼兒)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騎著馬兒出去玩玩吧!讓馬兒跑起來,跳起來!

  幼兒每人拿一根竹竿,愉快地隨音樂《騎大馬》變化律動,以模仿騎馬游戲的形式,做揮馬鞭、上馬、下馬、騎馬、跳馬等動作(分別對應頭頸部、肩部、上肢、腰部、下肢、腳踝和跳躍等運動)。根據(jù)幼兒的活動情況每項運動進行 2 次左右。

  二、幼兒自由玩竹竿,主動探索多種玩法。

  1.引導幼兒嘗試利用長短不一的竹竿進行一物多玩。

  師:我們手上的竹竿可以玩騎大馬的游戲,大家動腦筋想想,還可以怎么玩呢?我們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看看誰能玩出新花樣?

  觀察幼兒活動的大致情況:有的找朋友合作把竹竿搭成小船,多人一起合作劃小船;有的把竹竿鋪成小路在上面練習平衡;還有的把竹竿擺成一定的圖形玩跳竹竿的游戲。

  2.展示幼兒自己探索出的竹竿新玩法,交流、總結竹竿的多種玩法。

  師:大家都大膽嘗試了竹竿的多種玩法,小朋友們不僅會一個人玩竹竿游戲,還會找朋友一起玩竹竿游戲,太棒了!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是怎么玩的?

  三、幼兒玩游戲“跳竹竿”,重點發(fā)展彈跳能力。

  1.教師引導幼兒嘗試自由組合合作玩游戲“跳竹竿”。

  師:我發(fā)現(xiàn)許多小朋友喜歡用竹竿打節(jié)奏,也有小朋友喜歡跳竹竿,現(xiàn)在老師為你們準備了長竹竿,既可以敲又可以跳,可以怎么玩呢?

  師:敲擊竹竿的兩人如何合作?中間跳的人可以怎么跳?

  教師重點觀察并指導:敲打竹竿和跳竹竿應該怎么配合,是用什么節(jié)奏一起來敲和跳的,引導幼兒通過嘗試、發(fā)現(xiàn)—再嘗試、再發(fā)現(xiàn),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不斷調整的過程,師生雙方共同提升經驗。(跳竹竿的玩法:游戲前先商量好敲打竹竿的節(jié)奏類型,而后每兩名手拿竹竿面對面蹲下,用竹竿按節(jié)奏同時分合跳進或跳出。)

  2.師生隨音樂《阿瓦人民唱新歌》共同游戲,師重點指導幼兒跳的動作和節(jié)奏的協(xié)調。

  師:小朋友們在跳竹竿時想到了許多不同的節(jié)奏和不同的跳法,真棒!讓我們跟著音樂《阿瓦人民唱新歌》一起唱起來、跳起來吧!

  師幼共同隨樂曲嘗試用單腳跳、分合跳、雙腳跳等不同玩法跳竹竿。四、變竹竿為健身器材,做放松活動。

  1.梳理活動過程,幫助幼兒積累相關經驗。

  師:我們和竹竿一起玩了很多好玩的游戲,(根據(jù)幼兒剛才在整個游戲中的狀況做簡單梳理)真開心!現(xiàn)在來放松一下。

  2.變竹竿為健身器材,做放松活動。

  幼兒隨音樂拿著竹竿做放松動作:舉重:雙手橫握竹竿上下放松擺動,吹氣球:自然吸氣、呼氣等,用竹竿拍打腿進行放松活動。

  教學反思:

  跳竹竿是海南黎族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它能夠增強幼兒之間的配合和協(xié)調能力,鍛煉幼兒的彈跳能力。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都非常的高,但是在教師的演示部分,講解的還不夠完整和透徹,導致在橋竹竿的時候,有的幼兒將竹竿托起,離開了地面;在講解跳竹竿的時候,我只是演示了一遍,請幼兒觀察并說說跳的方法,形式比較單一,孩子們理解得不徹底,可以加入圖譜的形式,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最后漏掉了一個放松運動。

6、幼兒園藝術活動《說唱臉譜》大班音樂教案

  讓幼兒了解歌曲獨有的京韻唱腔,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學習根據(jù)不同的臉譜角色,用合適的力度及動作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初步感受京劇的特點和魅力,為京劇是中國特有的藝術而自豪。

  設計意圖

  大班藝術活動《說唱臉譜》選自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上學期主題二《我是中國人》的次主題三《中國人了不起》,它是一首京劇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戲歌,借鑒京劇唱腔和旋律,將我國的傳統(tǒng)戲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使整首歌唱起來瑯瑯上口,聽起來亦歌亦戲。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讓幼兒喜歡觀看舞蹈、戲劇等表演,豐富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焙⒆訉﹦”容^陌生,但是京劇中奇特的唱腔、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表演風格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活動中,我巧妙的運用視聽結合法指導幼兒通過自由表達的機會,初步感知中國京劇藝術的魅力,感受中國人的了不起,增強民族自豪感,萌發(fā)作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活動目標

  1.了解歌曲獨有的京韻唱腔,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2.學習根據(jù)不同的臉譜角色,用合適的力度及動作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

  3.初步感受京劇的特點和魅力,為京劇是中國特有的藝術而自豪。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歌曲獨有的京韻唱腔,在學會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初步嘗試表演歌曲。

  難點:唱好最后一句,并學習根據(jù)不同的臉譜角色,用合適的力度及動作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

  經驗準備:

  1.請幼兒收集有關京劇的臉譜、行頭、服裝等的相關知識,并布置成“京韻國粹”主題墻面。

  2.欣賞過京劇表演片段,熟悉樂曲旋律。

  物質準備:

  1.供幼兒表演使用的表演區(qū)材料:盔頭、服飾、臉譜、髯口等。

  2.幼兒自制的“京劇宣傳卡”。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興趣導入

  教師邀請幼兒進入梨園小劇場,用京劇特有的方式亮相,營造濃郁的京劇氛圍,并嘗試用京劇唱腔向大家問好,練習發(fā)聲,提醒幼兒拖住氣息。

  (二)欣賞歌曲 理解歌詞

  1.教師范唱《說唱臉譜》,請幼兒欣賞歌曲,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京劇韻味,體會京劇的唱腔。

  (1)提問:你覺得這首歌跟你以前學習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幫助幼兒分辨京劇與歌曲不同的曲調風格。

  (2)再次欣賞,引導幼兒注意傾聽歌詞:歌曲中唱了幾種臉譜?都是什么顏色的?臉譜人物各是誰?

  2.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簡單介紹不同的臉譜,幫助認識歌曲中的人物。

  如:藍臉的竇爾敦在深夜偷偷的盜走了皇帝的御馬;紅臉的關公在戰(zhàn)場上殺敵英勇無比;黃臉的典韋很勇猛;白臉的曹操很精明;黑臉的張飛脾氣暴躁,生氣發(fā)脾氣時渣渣亂叫,很遠的地方都能聽見。

  (三)嘗試演唱 體味唱腔

  1.幼兒跟隨教師或課件學唱歌曲,并嘗試創(chuàng)編相應的動作。

  2.利用圖譜重點演唱最后一句“啊……”的唱法。

  3.引導幼兒探索用合適的力度演唱每一個樂句,并用動作表現(xiàn)出它們的不同。如:“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最輕;“紅臉的關公戰(zhàn)場殺”稍用力;“黃臉的典韋”短促;“白臉的曹操”輕巧;“黑臉的張飛叫喳喳……”最響亮。

  4.創(chuàng)設“臉譜轉盤”游戲情境,增加演唱活動的趣味性。

  (四)聯(lián)系生活 萌生情感

  1.請幼兒說一說身邊的哪些人喜歡唱京劇,討論分享自己的感受,進一步感受京劇的博大精深,萌生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2.請幼兒利用表演區(qū)材料裝扮起來師幼共同表演,鼓勵幼兒學習和模仿簡單的臺步。

  (五)現(xiàn)場互動 藝術傳承

  請幼兒分發(fā)自制的“京劇宣傳卡”,讓身邊的人通過掃一掃活動二維碼的方式與孩子們建立互動,鼓勵幼兒做好民族文化的傳承者,實現(xiàn)民族藝術與時代相互融合的目標。

  (六)延伸活動

  幼兒在區(qū)域里繼續(xù)學習其他京歌和京劇選段,如:《龜兔賽跑》、《紅娘》、《紅燈記》等,了解京劇的主要角色,進一步體驗唱腔的優(yōu)美,感受國粹藝術的偉大。

  活動總結

  一、教學理論依據(jù)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教師要“欣賞和回應幼兒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發(fā)的藝術活動,贊賞他獨特的表現(xiàn)方式?!被顒又?,教師通過——欣賞京歌(體味京韻),——模仿表演(感悟內化)——交流分享(同伴共享京劇經驗)——互動探究(情感升華)四大環(huán)節(jié),與幼兒建立積極的互動,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充分展現(xiàn)的機會,滿足幼兒自由表達的心理需求,讓孩子們真正喜歡京劇這一藝術形式。

  二、實施策略

  1.尊重表現(xiàn)實施策略:活動中,緊緊抓住欣賞——討論——表達三條主線,讓幼兒在聽聽、哼哼、學學、做做的過程中,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自由表達的機會,尊重他們的興趣和獨特感受。

  2.環(huán)境融合實施策略:集體表演環(huán)節(jié)中,充分利用環(huán)境資源,把集體活動與區(qū)域活動巧妙結合,讓課程更具延展性,讓表演更深入,讓情感更升華。

  3.同齡共學實施策略:交流分享,請同伴聯(lián)系生活分享自己對京劇的感受和了解,建構對我國京劇藝術的淺顯經驗。

  4.信息技術應用實施策略:活動結束部分,通過設置活動二維碼的方式,用信息化手段讓孩子們與身邊的人建立互動,實現(xiàn)民族藝術與時代相互融合的目標。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7、幼兒園新疆舞律動活動《摘果子》大班音樂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歌曲演唱的基礎上萌發(fā)律動表演的興趣。

  2.感受維吾爾族舞蹈的特點,學習進退步;側點步;擊腕;托帽等基本動作。

  3.學會隨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情緒進行表演。

  4.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jié)奏律動。

  5.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活動準備:音樂、秋天豐收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蘋果園讓幼兒看圖說場景。

  (1)這是哪里?你們看到什么?

  (2)我們一起到蘋果園摘蘋果吧。(在音樂伴奏下摘蘋果)

  (3)今天有位客人也來到我們中間了,你們看看她是誰?(跳新疆舞的小姑娘ppt)

  (4)她是哪個民族的小姑娘?(新疆)

  2.初步感受維吾爾族舞蹈的特點。

  (1)新疆是一個能個善舞的民族,我們一起來看看新疆舞,看看你最喜歡的動作是什么。

  (2)師:請大家說說,你最喜歡這個舞蹈中的哪個動作?

  (3)學習“擊腕”的動作:我們一起歡迎維吾爾族小朋友來到我們這里,這個動作叫擊腕。

  (4)學習“進退步”的動作:我向前,你向前,我退回,你退回。

  (5)學習托帽和側點步:托好小帽摘蘋果,腳尖側點,點兩下,掂起小腳摘蘋果。

  (6)教師示范舞蹈。

  (4)幼兒聽音樂舞蹈。

  3.雙圈舞

  師:我們一起找個好朋友,面對面圍成圓圈,一起來慶祝豐收吧。要求幼兒在托帽和側點步的時候面對面內外圈交換位置。

  活動延伸:

  1.語言區(qū)域投放有關新疆景點、食物、生活習俗的圖片,讓幼兒了解更多關于新疆的各種文化。

  2.表演區(qū)投放新疆音樂和服裝讓幼兒表演。

  附歌曲: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在游戲的氛圍中用心,用腦,用眼,用身體,用嘴巴,用手,用腳,內化著自己的理解,他們在匹配的音樂刺激下產生表現(xiàn)的激情,此時他們真正和音樂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

  總之音樂藝術工作的聽、唱、演奏,以及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分析、處理等方面的音樂能力,是在音樂實踐活動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的。(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備課、組織音樂教育活動、進行自我評析能力等)只有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才是提升音樂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師音樂素質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孩子的發(fā)展。給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間,更好地促進他們的成長。

8、幼兒園藝術活動《旅行印象》大班美術教案

  活動目標

  1.運用蠟筆、水彩等方法創(chuàng)作旅游印象作品,感受創(chuàng)作樂趣。

  2.有興趣地選換顏色,發(fā)展對色彩的感受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干凈。

  活動準備

  外出旅游像片、各種顏色的水彩顏料、水桶、蠟筆、素描紙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2)師: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歡旅游,請問你們最喜歡的地方是哪里?它給來哦你什么印象?

  (3)師:我們可以用繪畫的方式告訴大家你最喜歡的旅游點。

  2.繪畫活動

  (1)繪畫要求:用油畫棒繪畫你最喜歡的旅游景點,然后選擇選擇你喜歡的水彩顏料涂背景。

  (2)幼兒作畫。

  3.觀賞評價作品。

  活動延伸

  提供各種材料,用不同的方式如線描畫表現(xiàn)旅游印象,創(chuàng)做作品。

9、幼兒園藝術活動《名字猜猜樂》大班美術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自己姓名的特點。

  2.大膽想象,用繪畫的方式呈現(xiàn)自己的名字。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姓名的圖片、藝術簽名、了解自己名字的故事

  活動過程:

  1.點名游戲。

  師:老師說出一個姓,小朋友馬上接自己的名字,如:師:陳某某在哪里?幼:陳甲甲在這里、陳乙乙大在這里。

  2.名字的故事 。

  (1)師: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樣的,你爸爸媽媽為什么給你取這個名字?

  (2)請幼兒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

  3.出示象形文字水、月、云先請幼兒猜然后增加難度猜名字。

  (1)師:我們可以通過圖片的形狀、顏色等線索發(fā)現(xiàn)名字代表的字,我們的名字是不是也可以變成一幅畫呢?

  (2)幼兒欣賞各種不同的藝術簽名。

  (3)我們的名字可以怎么變畫?

  小結:名字畫除了可以按照字的形狀名畫,還可以根據(jù)自己名字的故事進行繪畫。

  4.幼兒自由繪畫。

  5.繪畫作品分享。

  活動延伸

  (1)把幼兒作品展示在班級里。

  (2)請幼兒了解家人的名字并用繪畫方式把家人名字畫下來。

10、幼兒園主題活動《侏羅紀的天空》大班語言教案反思

  本課通過游戲讓小朋友了解恐龍時代的各種不同恐龍,了解他們的特點,引導他們學會在集體中主動表達。培養(yǎng)他們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

  一、活動目標

  (一)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述。

  (二)知道翼龍有很多種。

  (三)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四)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五)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六)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雙型龍、翼手龍、喙嘴龍圖片(3幅大圖片和小圖片若干)幼兒收集的翼龍圖片

  三、活動過程

  恐龍時代

  (一)在天上的恐龍

  1、什么是翼龍?有什么特點?(翼龍是恐龍的一種,它生活在天空中,長著一對翅膀。)

  2、上次小朋友們收集了很多有關翼龍的照片,你是用什么方法收集的?(幼兒介紹自己收集翼龍的方法,如買恐龍的書籍、在網(wǎng)上查找等,提高幼兒收集資料的能力。)

  3、誰來說說你收集的是哪種翼龍,長的什么樣?它的食物是什么?它住在哪里?(幼兒出示自己收集的關于翼龍的資料,講解自己了解到的相關知識。)

  4、你喜歡它嗎?為什么?(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這是什么翼龍?叫什么名字?這是雙型龍,它的特點是……(教師重點根據(jù)圖形上的恐龍?zhí)攸c講解雙型龍、翼手龍、喙嘴龍,并出示相關圖片。)知道它們都是翼龍,是恐龍的近親。

  6、我們來認識“翼龍”這兩個字。翼的翼字是“羽”字頭,說明這種恐龍長著翅膀。(教師在卡片上寫出翼龍兩字,讓幼兒跟教師一起朗讀。)

  (二)游戲:

  1、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名字叫“侏羅紀的天空”,侏羅紀時代生活著很多的恐龍,其中有天空中飛的翼龍。天線寶寶可喜歡翼龍了!(教師手拿天線寶寶,扮演天線寶寶)我來做天線寶寶,你們來做翼龍。

  2、教師說明游戲規(guī)則:幼兒扮演翼龍中的一種,將圖片掛在胸前,教師扮演“天線寶寶”,“天線寶寶”遇到誰,誰就要報上自己的名字,并說出它們的習性。

  3、幼兒與教師進行游戲。

  四、延伸活動

  請幼兒互相講講還收集到了什么翼龍。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小百科:侏羅紀(Jurassic)是一個地質年代,界于三疊紀和白堊紀之間,約1億9960萬年前(誤差值為60萬年)到1億4550萬年前(誤差值為400萬年)。侏羅紀是中生代的第二個紀,開始于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

11、幼兒園科學活動《我從哪里來》大班教案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我從哪里來?”對孩子來說一直很神秘、也很驚奇。在幼兒回家詢問家長時,敏感的話題常常讓父母感到尷尬并回避,有的含糊不清,有的措辭閃爍,甚至拿“街上撿來的”可笑答案搪塞孩子。本活動意在培養(yǎng)幼兒的探究意識,鼓勵他們積極探索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了解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胎兒在母體中的形成及主要生長過程。

  2.能較完整表述觀察結果,大膽地說出自己是從哪兒來的。

  3.了解媽媽懷孕的辛苦,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5.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我從哪里來》

  2.邀請一位懷孕的媽媽。

  3.在家中媽媽為孩子講述自己懷著寶寶時的故事。

  【活動過程】

  1.觀察懷孕媽媽的肚子,引出主題。

  提問:(1)這位媽媽的肚子和我們的肚子有什么不一樣?

  (2)原來這位媽媽懷孕了,要生小寶寶了,那你們是從哪里來的呢? 小結:每一個小朋友都是從媽媽的肚子里生出來的,小寶寶在出生以前

  都住在媽媽的肚子里。

  2.播放課件《我從哪里來一》,引導幼兒通過觀看課件初步了解生命的由來。

  提問:媽媽的肚子里為什么會有小寶寶?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是怎樣形成的?

  小結:在媽媽的肚子里有一顆種子我們叫它“卵子”,爸爸媽媽結婚后,爸爸送給媽媽一顆小種子叫“精子”,他們在一起就變成了小寶寶。然后他們就在媽媽的肚子里找了一個溫暖的家住了下來,這個地方就叫“子宮”。

  3.播放課件《我從哪里來二》,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胎兒的主要生長過程。

  提問:(1)寶寶在媽媽肚子里面的名字叫什么?(胎兒)

  (2)小胎兒是怎樣慢慢長大的?他會在媽媽的肚子里做些什么呢? 小結:最初胎兒像一粒種子那么大,通過臍帶吸收營養(yǎng),慢慢地長出

  了眼睛、耳朵、嘴巴……小胎兒整天在媽媽的肚子里睡大覺,有時會醒來, 伸伸腰、踢踢腿,還會變換一個姿勢。

  (3)胎兒在媽媽的肚子里要待多長時間呢?寶寶怎么出來呀?

  小結:胎兒在媽媽的肚子里生活了十個月,他越長越大,子宮里已經裝不下了。每個媽媽的“子宮”都有一扇通向外面的門和走廊,當寶寶把媽媽的肚子撐得很疼的時候,在醫(yī)生的幫助下,寶寶就沿著走廊出來啦。

  4.寶寶長大了,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討論:我們在媽媽肚子里一天天長大的時候,你覺得媽媽會怎樣?為什么?

  幼兒互相交流媽媽懷孕時的故事,了解媽媽懷孕的辛苦,激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反思

  在道德情感中愛是核心,激發(fā)幼兒愛的情感是我們重要的社會責任。然而,幼兒愛的情感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而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經驗感受和體驗來獲得的。讓幼兒從小知道愛父母和長輩、同伴,老師,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情感冷漠的習慣,那么長大以后就很難做到孝敬父母、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因此,從小加強對獨生子女愛的情感培養(yǎng)就顯得十分重要。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從小培養(yǎng)幼兒有愛心、愛父母、同伴、老師的品質,從小在幼兒心中播下愛的種子,會對孩子一生的幸福產生十分有益的影響。幼兒在環(huán)境的熏陶中,愛的情感不斷升華。

12、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案《啄木鳥》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感知并區(qū)分音樂旋律的變化,理解音樂形象和內容。

  2、幼兒在理解音樂內容,分辨音樂旋律和變化的基礎上,嘗試用適當?shù)闹w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3、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容,并能根據(jù)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啄木鳥》音樂磁帶。

  2、教學掛圖?;顒舆^程:

  1、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大叔生病的圖片,引出樹木的醫(yī)生—啄木鳥。

  2、引導幼兒欣賞《啄木鳥》音樂。

  (1)教師可設計以下問題,引導幼兒傾聽樂曲:有一首樂曲講的就是啄木鳥給樹治病的故事,啄木鳥是怎樣給大樹治病的?

  (2)請幼兒完整欣賞《啄木鳥》,并引導幼兒說說自己聽到了什么?

  (3)請幼兒再次欣賞《啄木鳥》音樂,教師利用圖示或肢體動作幫助理解音樂內容,感知旋律的變化,并請幼兒嘗試用動作來表現(xiàn)對音樂的理解。

  3、引導幼兒分段欣賞《啄木鳥》音樂。

  (1)教師可設計如下問題,引導幼兒表達:啄木鳥在給大樹治病時,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后來大樹的病治好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聽音樂的時候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幫助幼兒梳理對音樂的感受,為三段音樂命名。

  (3)請幼兒隨音樂把對音樂的理解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

  第一段:尋找。幼兒一只手做樹,另一只手做鳥繞樹飛的動作;

  第二段:捉蟲。一只手食指勾起做鳥嘴狀隨音樂節(jié)奏做捉蟲動作; 第三段:高興。一只手做大樹,另一只手做鳥繞大樹飛。

  4、請幼兒傾聽音樂并分角色扮演。

  教師或個別幼兒扮大樹,其他幼兒扮啄木鳥,根據(jù)音樂旋律的變化,做不同的動作。

  活動反思

  《啄木鳥》是一篇看圖學文,課文右邊是圖,畫的是一只啄木鳥正在一棵大樹干上捉蟲子。由于啄木鳥專吃樹上的害蟲,捉蟲的本領很大,素有森林“醫(yī)生” 之稱,所以課文采用擬人的手法,把啄木鳥人格化為專門給老樹治病的醫(yī)生,具體描寫他是怎樣給老樹治好病的。課文第二幅圖展示了老樹的病治好后,又長出茂密的綠葉,可見啄木鳥“治病”的本領之高。

  教學本課時,我先指導學生仔細看圖,觀察樹的顏色的不同,再觀察啄木鳥的樣子:一身灰褐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鋒利的爪子。讓學生通過看圖明白,老樹生病了,啄木鳥正在給老樹治病,后來老樹的病治好了,長出了新葉子。再讓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啄木鳥是怎樣給老樹治病的?讓學生針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并想象他治病的樣子。學生很快找到了第二自然的內容來解答這個問題,我隨之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啄木鳥為什么要給老樹治病呢?學生連聲回答:“它喜歡吃蟲子?!蔽艺f:“是的,啄木鳥不僅救了樹木,又讓自己得到了美味,真是一舉雙得。”我緊接著讓學生說說哪些是一舉雙得的事情,讓學生明白,幫助別人快樂了自己、鍛煉了自己,又解決了別人的困難,這也是一種幸福。

13、幼兒園藝術活動《蟲兒飛》大班音樂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柔美的旋律和美妙的童聲。

  2、通過語言描述、傾聽音樂以及身體動作的參與,體驗歌曲和諧、舒緩的意境。

  3、樂意參與音樂欣賞活動,感受想象的愉悅。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5、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活動準備】

  音樂、課件

  【活動過程】

  1、師生共同欣賞歌曲,萌發(fā)對歌曲的第一印象。提問:“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樣的感覺?”“這首歌是大人唱的還是小朋友唱的?它的情緒是歡快的、還是柔和的?”

  2、分段欣賞。

  (1)欣賞第一段。

  “歌里唱到了什么?你現(xiàn)在有什么感覺?”“在這樣一個漆黑的夜晚,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你們覺得小蟲兒會思念誰?”“誰來做個思念的樣子?”

  (2)欣賞第二段。

  “這次又唱到了什么?聽了這段你有什么感覺?小蟲兒會想誰來陪它?”“誰來做一做星星

  流淚和玫瑰枯萎的樣子?陪伴怎么做呢?”

  (3)欣賞第三段。

  “聽到這里,你又有什么樣的感覺?小蟲兒怎么樣了?花兒又怎么樣了?”“天這么黑,風這么吹,小蟲兒還在繼續(xù)飛嗎?它在尋找什么?你覺得他勇敢嗎?”“誰來學一學現(xiàn)在的小蟲兒?”

  3、完整地欣賞歌曲,鼓勵幼兒自由地加入身體動作。

  4、欣賞課件。

  討論:“這部動畫片里還有一個小客人叫東東。他在思念誰?他有什么愿望?你覺得他的愿望會實現(xiàn)嗎?他需要怎么做呢?”“當你很孤獨的時候,你會怎么樣?你會想到誰?你會做什么讓對方感受到你在思念他?”

  5、再次完整地欣賞歌曲,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14、幼兒園社會活動《愛是什么》大班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大班幼兒已經能夠感受到親人對自己的關愛,但對愛的認識較片面,并且中國式家庭教育習慣默默付出愛而不善于表達愛,因此幼兒樂于說出自己被愛的感受卻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表達對他人的愛?!?-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良好的社會性的發(fā)展對幼兒身心健康和其他方面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應力求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币虼耍菊n題結合幼兒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導幼兒換位思考,學習理解他人;從多種角度感受親人、同伴間的關愛;體會愛的不同方式,懂得被愛和愛別人都是幸福、快樂的;從而升華幼兒情感,延伸到大愛,讓他們在感受中獲得愛的體驗。

  【活動目標】

  1.知道愛是相互的,懂得孝敬長輩、寬容分享、嚴格要求都是愛,從生活中的愛升華到人間大愛。

  2.能自信大方的交流自己對愛的理解,并用不同的方式大膽表達對他人的愛。

  3.在愛的情感體驗中,懂得被愛和愛別人都是幸??鞓返?。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視頻《給媽媽洗腳》公益廣告、動畫視頻《一起來分享》;課件《愛是什么》;音樂片段《高緯度戰(zhàn)栗》、《秘密》、《讓愛傳出去》。

  2.經驗準備:日常生活中感受周圍人對自己的愛,發(fā)現(xiàn)身邊的愛;有過擁抱的體驗。

  【活動過程】

  1.有初步感受愛的體驗,充分放松,感受愛的美好。

  (1)結合課件中圖片“愛”與幼兒展開談話交流,大膽表述愛的美好感受。

  提 問: 我 們 在 生 活 中 都 感 受 到 了 誰 的 愛 ?

  (2)出示課件: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幾種愛,和爸爸媽媽之間的愛、師生的愛、和爺爺奶奶的愛、同伴間的愛。

  提問:有了這些人的愛你覺得我們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

  小結:有愛的生活是幸??鞓返?,今天,我們一起尋找我們生活中的愛。

  2.感受親人間的愛-----孝敬長輩是愛

  (1)看公益廣告視頻《給媽媽洗腳》,大膽表述、感受對長輩的關愛; 提問:你找到愛了嗎?都有誰對誰的愛?

  (2)結合課件“給老人讓座”,進一步體驗生活中孝敬長輩彼此之間的快樂心情。

  提問:你在生活中是怎樣關心老人的?你覺得得到關心的老人心情怎樣?

  小結: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敬長輩是一種愛,當你關心了

  別人,別人是快樂的,我們是幸福的。

  3.同伴間的愛-----寬容分享是愛

  (1)結合課件“親熱擁抱的伙伴”,充分感受同伴間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快樂。提問:你看到的他們是怎樣表達愛的?你還和誰這樣親親熱熱的在一起? 小結:好朋友之間的愛就是那么簡單,親親熱熱在一起非常的多么幸福。(2)出示課件“伙伴間爭搶玩具”,充分感受同伴間發(fā)生矛盾時的不愉快,

  并能真誠的表達自己的處理經驗;

  提問:朋友間發(fā)生矛盾時該怎么辦?

  (3)觀看動畫視頻《一起來分享》,進一步理解分享、寬容也是愛。

  提問:看完小動物之間的故事,你學到了什么?小動物之間快樂嗎?他們?yōu)槭裁纯鞓?你感受過這種分享的快樂嗎?

  小結:寬容分享也是一種愛,分享不單單是分享玩具分享吃的,還可以分享你的快樂,你的難過,你的秘密??

  4.父母對孩子的愛----嚴格要求也是愛

  (1)結合課件 “不可以的事情”,理解父母特殊的愛。

  提問:爸爸媽媽為什么朝孩子大喊,不可以?他們不愛他嗎?

  (2)出示課件“摔倒了父母鼓勵自己爬起來”、“為了獨立和爸爸媽媽分房間睡”,引導幼兒觀察、感受生活中這種特殊的愛,理解嚴厲也是一種愛。

  提問:你遇到過這樣的愛嗎?你覺得爸爸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做?

  小結:嚴厲也是愛,這種愛是讓我們成長,讓我們進步,這種愛需要我們用心體會。

  5.社會上無私奉獻的愛----人間大愛

  出示課件“捐贈希望小學”、“義務支教”、“給環(huán)衛(wèi)工人送水”等圖片,用心體會不熟悉的人之間的彼此關愛,情感升華,懂得人間有大愛。

  提問:你覺得不熟悉的人之間會有愛嗎?圖片上分別是什么內容?我們小朋友怎樣為社會奉獻愛心?

  小結:當有人遇到困難的時候,素不相識的人也會奉獻自己的愛心,這是一種大愛。

  6.愛心傳遞------讓世界充滿愛

  結合課件 “讓世界充滿愛”,伴隨《讓愛傳出去》背景音樂,充分表達自己對愛的理解,勇敢的去表達愛,釋放愛。提問:你覺得愛是什么,讓我們一起傾聽。

  小結:我們是被愛呵護的,同樣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愛的。只要我們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世界就會充滿愛。

  活動延伸:鼓勵幼兒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活動反思:

  愛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提及的話題,常常會從孩子的口里說出老師,我愛你,讓我很感動,但愛對孩子來說,這個感念很模糊,所以我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

  首先,在活動開始,出示桃心,是很直觀的將幼兒引入主題,小朋友對此都很感興趣,都能說出它的含義。

  其次,動畫貫穿始終,并以談話的形式引導幼兒感受各種各樣不同的愛,讓幼兒很輕松的了解了這幾種愛(孝敬父母是一種愛,分享是一種愛,嚴格要求也是一種愛)

  最后,活動以圖片做延伸,讓幼兒感受更多種不同的愛。

  通過活動,增進了老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感情,在活動中體會到了愛帶給我們的快樂與幸福。

15、幼兒園藝術活動《餅干變變變》大班美術教案

  讓幼兒欣賞作品,初步了解作品的變形、夸張和有趣等特點,感受作品美的意境。通過各種圖形組合、大小方向的變化以及添畫等方法,表現(xiàn)出自己喜愛的美術作品。

  設計意圖

  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有一句名言:“最杰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象?!薄?~6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也指出在美術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提高其藝術修養(yǎng),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在生活中,不規(guī)則圖形比比皆是,孩子們經常會聯(lián)想到許多有趣的東西。于是,我便以被咬的餅干為引子設置情境,引導幼兒欣賞抽象畫的夸張有趣,創(chuàng)造性地對不規(guī)則圖形展開想象。

  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是用多種不規(guī)則圖形,大膽變形組合、想象添畫創(chuàng)作,借助白板的無限克隆、任意拖動、旋轉、大小變形、聚光燈、遮幕、跑馬燈等功能和ipad的個性化操作以及借助微信平臺與他人分享作品,讓幼兒在人機互動中,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創(chuàng)作的欲望。

  活動目標

  1.欣賞作品,初步了解作品的變形、夸張和有趣等特點,感受作品美的意境。

  2.通過各種圖形組合、大小方向的變化以及添畫等方法,表現(xiàn)出自己喜愛的美術作品。

  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為通過圖形組合、變化、添畫等方法進行想象創(chuàng)作。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圍繞本次活動的目標,我嘗試運用變形、組合、添畫創(chuàng)作作品,充分發(fā)揮白板以及平板電腦網(wǎng)絡教學優(yōu)勢,讓幼兒在白板引領下進行個別化的平板操作,自主進行作品創(chuàng)作,教師再有選擇性地推送,促進同伴間欣賞交流。以電教手段優(yōu)化學習情境,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效地化解了活動的重點與難點,從而發(fā)展了幼兒的想象能力,激發(fā)了幼兒創(chuàng)作的欲望。

  活動準備

  平板電腦若干,自制課件,打印機,smart電子白板。

  活動過程 (僅限中文教案,由于照片涉及個人隱私及肖像權等問題,請不要添加含幼兒肖像的照片!)

  1.情境創(chuàng)設,激趣導入。

  情境設置:熊哥哥和熊妹妹有一盤香噴噴的餅干,調皮的熊哥哥為了不讓熊妹妹吃到餅干,就把每塊餅干都咬了咬。這一下,餅干生氣了,它們不喜歡熊哥哥這個樣子,決定來個大變身,讓熊哥哥找不到!

  (此環(huán)節(jié)以Flash動畫形式設置情境,突出了情景設置的生動性,讓幼兒身臨其境,激趣的同時更能激發(fā)幼兒的想象。)

  2.仔細觀察,初步感受。

  (1)找一找。

  師:變呀,變呀,瞧!它們大變身了呢!小餅干變身成什么樣了?讓你想到了什么呢?請你們互相說一說。

  (欣賞康定斯基作品《貫穿的線》)

  師:誰第一個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個別幼兒表達)

  師:除了變身的小餅干,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什么樣的線條?

  師:這里面用了很多的顏色,有哪些顏色呢?可以用一個詞說一說嗎?

  小結:小餅干可真有趣,有的變得大大的,有的變得小小的,有的單個變一變,有的好多個組合在一起,讓我們想到了很多有趣的東西呢!它們還請來了各種各樣的線條,變成了一幅神奇的畫!這幅神奇的畫就好像把我們帶到了神秘的太空,奇妙的海洋,你還覺得到了什么地方呢?

  (2)變一變。

  師:它們是怎么變的呢?

  師:瞧,點住這個白點點,它會變大,變小,變長,變短,點住綠點點,還可以轉個方向,點住身體動一動,它就可以移動了。

  (教師演示)

  師:真神奇呀,小餅干可以變大變小,還可以轉個方向,它們最喜歡組合在一起變一變了,瞧,這兩個靠在一起像什么?再把幾塊變身的小餅干都組合在一起,又變出了什么呢?我再添上一些有趣的線條,變成一幅完整的畫!你覺得這幅畫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此環(huán)節(jié)Flash動畫呈現(xiàn)畫面,利用白板的聚光燈、放大鏡功能以及動畫效果,感受尋找小餅干的樂趣,白板的交互式體驗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增強了他們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個別幼兒白板互動,利用白板的旋轉、變形、添畫功能,體驗將不規(guī)則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又為接下來的平板操作,積累了必要的經驗。

  白板中豐富的圖形、線條、背景資源,方便快速選擇進行創(chuàng)作,老師的演示過程起到了示范引領的作用。)

  3.自主操作,個性表達。

  (1)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

  師:輕輕的拿出椅子背后的平板電腦,幫小餅干們變變身,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一定要記得隨時保存!

  (2)幼兒平板創(chuàng)作,作畫過程選擇性的推送到白板。

  (此環(huán)節(jié)借助平板的個別操作,充分尊重幼兒的意愿,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將作畫過程推送至白板,以跑馬燈形式呈現(xiàn),便于觀察分享作畫過程。)

  4.互賞互評,情感升華。

  師:呀!一幅幅美麗的作品誕生了,看到這些畫,你感覺是在什么地方或者看到什么有趣的事兒了?小餅干是怎樣變的呢?

  小結:老師真佩服你們,你們用奇妙的想法變出了很多奇特有趣的東西,就好像把我?guī)нM了奇妙的世界,發(fā)現(xiàn)了不一樣的故事,我非常喜歡你們的畫!

  (此環(huán)節(jié)跑馬燈效果的呈現(xiàn),方便幼兒逐幅欣賞,并且便于整幅放大,有目的的欣賞。)

  5.、作品分享,體驗快樂。

  師:小餅干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小驚喜,將你們的作品做成了作品卡,作品卡的右下角有著你的名字和一個二維碼,待會兒你們可以把這張作品卡給在座的客人老師分享一下,請他們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看到我們今天所有的作品了,還可以給喜歡的作品點個贊送朵花呢!

  (此環(huán)節(jié)用ipad鏈接打印機打印作品,同時上傳作品到朋友圈,通過手機掃一掃二維碼的形式呈現(xiàn)作品,并互動點贊。激發(fā)幼兒取得成功的喜悅,將集體活動延伸到幼兒的生活中。)

  活動總結

  《餅干變變變》是一節(jié)大班美術活動,根據(jù)電子信息技術與幼兒園課程整合的應用特點,我借助白板課件和平板電腦,設置餅干情境,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欲望。

  整個活動以白板課件為載體,通過呈現(xiàn)教學內容,合理利用白板平板各自的優(yōu)勢,突破重、難點,達到整合的效果,達成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并利用ipad與互聯(lián)網(wǎng)的互動的特點,將孩子的作品以網(wǎng)絡方式呈現(xiàn),極大滿足了孩子們的成功感。

  多媒體的選擇,讓每個孩子都能靈活地運用色彩和形狀的組合進行創(chuàng)作和想象,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也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無法看到每個孩子的操作過程和集中展示操作結果的不足,幫助孩子們在操作中自主學習,在交流中互助提高,在創(chuàng)造中內化體驗。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16、幼兒園藝術活動《塑料布大合奏》大班音樂教案

  活動中讓幼兒能用不同類型的塑料布,通過不同方法的操作進行合奏。在活動中幼兒能積極主動的探索、發(fā)現(xiàn),并大膽表述。培養(yǎng)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精神,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音樂的興趣。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工具、材料或者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感受和想象,幼兒要樂于發(fā)現(xiàn)美的事物。促進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在幼兒園的活動中不缺乏大量的高結構材料、音樂設備,教師們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自制教玩具,可是失去了更多的心意和創(chuàng)意,而忽視了生活中的教育素材,限制了教師與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

  有一次我們正在進行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地上散落了很多余下來的彩色卡紙、過塑紙、包裝紙,孩子們爭先恐后的從地上撿起來,準備放進垃圾桶里。這時,奇特的聲音引起了我的注意,原來是幾個孩子拿著撿來的過塑紙、包裝紙、塑料袋在手上來回拉動發(fā)出的聲音,他們還為此感到特別興奮。孩子們無意間的舉動讓我也突發(fā)奇想:能不能用不同類型的塑料布,組織一次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呢?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用不同類型的塑料布,通過不同方法的操作進行合奏。

  2、在活動中幼兒能積極主動的探索、發(fā)現(xiàn),并大膽表述。

  3、培養(yǎng)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精神,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音樂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主動探索不同塑料布的不同音質。

  難點:幼兒能用不同塑料布,不同方法進行合奏。

  活動準備

  各種類型的塑料布(根據(jù)不同材質收集)、音樂多首(幼兒已學歌曲)、活動場地布置(模仿演奏會)、節(jié)奏演奏會的小視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設置情景:“今天園長邀請我們去音樂廳聽演奏會,小朋友們開心嗎?”“我們去聽演奏會需要注意什么?”交代要求進場。

  2.帶領幼兒有序、安靜的坐下來,欣賞節(jié)奏演奏會視頻小片段?!靶∨笥褌兊认赂嬖V老師你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認真欣賞演奏會,仔細觀察。

  2.教師啟發(fā)幼兒把自己觀看演奏會的感受、想法、問題表達出來。重點引導幼兒說說演奏的工具、節(jié)奏感受。

  3.“你可以試著模仿一下節(jié)奏嗎?”引導幼兒討論,教師進行小結和評價。

  4.“今天老師想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也舉辦一場演奏會,邀請全園的老師來聽,我們一起來籌備我們的演奏會吧?!奔ぐl(fā)幼兒也來進行一次演奏表演,“我們沒有節(jié)奏工具,我們可以用什么呢?”提出問題,啟發(fā)幼兒思考。教師出示“神奇的樂器”——各種塑料布。

  5.“我們今天的工具只有塑料布,大家試一試,你可以通過什么方法讓它發(fā)出和別人不同的聲音?再介紹一下你用的是什么樣的塑料布?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讓幼兒自由的去摸索、嘗試讓塑料布發(fā)出聲音的方法,并選擇1—2種塑料布。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不同的塑料布用不同的方法可以產生不同的聲音效果。

  6.組織幼兒展示自己選擇的塑料布,同時演示自己演奏的方法。再鼓勵其他幼兒,思考還可以怎樣操作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教師及時給予肯定、評價。

  7.教師總結幼兒的發(fā)現(xiàn),進行簡潔歸納。請幼兒和老師一起把材質、聲音類似的塑料布分類,并用不同圖案標記。

  8.引導幼兒進行演奏分組,選擇相應的塑料布(每組幼兒統(tǒng)一操作方法、聲音),帶領幼兒練習如何看指揮(教師用指揮棒點指塑料布的圖案標記,幼兒根據(jù)標記進行分組演奏)

  9.教師扮演指揮,請每組幼兒根據(jù)指揮來演奏已學歌曲。

  三、結束部分:

  1.請幼兒更換塑料布或者變換操作手法(每組幼兒自己商量統(tǒng)一),再次演奏。

  2.教師給予幼兒鼓勵,并啟發(fā)幼兒思考:“生活中還有什么可以用來演奏呢?”。

  3.延伸活動,讓幼兒收集其他“神奇的樂器”。

  活動總結

  通過活動幼兒能大膽探索發(fā)現(xiàn),嘗試不同的方式方法讓不同材質的塑料布發(fā)出不同的聲效,幼兒能在活動中積極主動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意。在欣賞感受小視頻節(jié)奏演奏會時,幼兒能較好的模仿其中的節(jié)奏點,逐步熟悉進行表演。在幼兒模仿、操作、探索、展示的過程中,促進了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友好交往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每組幼兒榮譽感滿滿,能較好的商討、分工完成任務,建立良好的社會性能力,遇到矛盾和沖突時,會主動采取其他措施,用語言、猜拳、輪流等形式解決問題。同時,因為幼兒第一次接觸到如此簡易、低結構的操作材料塑料布,個別幼兒一開始無所適從,教師并不急于給孩子直接的指導和答案,提供條件和機會讓孩子們相互借鑒學習,逐漸的開始從簡單的“拉扯”塑料袋發(fā)出聲音,到后來“揉搓”、“碰撞”、“拍打”等方式創(chuàng)新出多種不同的音效。整個活動緊湊有序,孩子們被材料的可變化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啟發(fā)了孩子們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更多美好的事物,鼓勵他們能有更多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意,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學習品質?;顒雍?,孩子們意猶未盡,還會常常利用幼兒園的區(qū)域、餐前、自由活動等時間“挖掘”了更多“節(jié)奏演奏會”的工具,讓我也感受到了一節(jié)創(chuàng)新的簡易材料課程的魅力所在,滿滿的幸福感。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17、幼兒園藝術活動《粗心的小畫家》大班音樂教案

  在活動中讓幼兒感受歌曲所表現(xiàn)的幽默,滑稽的情趣,學習運用看圖片理解和記憶歌曲的方法,并創(chuàng)編歌詞且大膽演唱,培養(yǎng)幼兒善于觀察事物,知道做事情要認真,細心的品質。

  設計意圖

  歌曲《粗心的小畫家》講述了一個粗心的小畫家,因為平時不注意觀察事物,又因為驕傲自大,把小動物的形象都畫錯的有趣情景。歌曲內容生活化,簡單樸實、幽默詼諧、富有童趣,易于幼兒理解,就像在孩子們身邊發(fā)生的故事一樣,能夠很快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同時歌曲中隱含著一定的教育價值,充分挖掘歌曲中促進幼兒知識經驗素質發(fā)展的核心點,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景氛圍中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細心,不能粗心大意,比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所表現(xiàn)的幽默,滑稽的情趣。

  2、學習運用看圖片理解和記憶歌曲的方法,并創(chuàng)編歌詞且大膽演唱。

  3、善于觀察事物,知道做事情要認真,細心。

  重點難點

  知道這首歌的滑稽之處,讓幼兒跟著圖譜大膽演唱,并引導孩子進行創(chuàng)編歌詞。

  活動準備

  1、教具螃蟹,鴨子,小兔,大馬圖片以及螃蟹腿,鴨子嘴,兔子長耳朵,大馬尾巴卡片。

  2、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粗心的小畫家》

  3、手偶卡通人物“丁丁“

  3、鋼琴一架。

  活動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

  1.幼兒跟隨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邊唱邊跟著老師做相應的動作進場。

  2.師:小朋友真厲害,聲音學的太像了。

  (二)故事導入

  教師出示手偶—丁丁。

  “嗨,大家好,看!我酷嗎?我的名字叫丁丁,我是個小畫家,彩色鉛筆一大把,我對別人把口夸,我什么都會畫。”

  (三)理解歌曲

  1.提問:丁丁說他什么都會畫,他畫了什么,仔細聽。

  清唱第一遍《粗心的小畫家》。

  教師提問:“咦,丁丁都畫了些什么呢?”

  幼兒:(螃蟹、鴨子、小兔、大馬。)教師按照幼兒說的順序出示4張動物卡片。

  2.教師提問:“丁丁先畫了什么,后畫了什么,是這個順序嗎?”再聽一次。

  清唱第二遍《粗心的小畫家》。

  教師:好的,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友幫丁丁把正確的順序排一遍。

  提問:排的正確嗎?我們來驗證一遍,看是不是這樣的。(如不正確可以在驗證一遍加深孩子對歌曲印象)

  (四)學唱歌曲

  1.跟琴唱《粗心的小畫家》第一遍。

  在驗證的同時把整首歌曲圖譜出示在白板上。

  2.跟琴唱《粗心的小畫家》第二遍 。

  現(xiàn)在,我們按照這個圖譜的順序再唱一遍。

  3.跟琴唱《粗心的小畫家》第三遍。(教師退位)孩子們,我們來玩?zhèn)€歌詞接龍的游戲,我唱到小動物的地方,你們來接后面的歌詞。(教師先示范)

  4. 跟琴唱《粗心的小畫家》第四遍。男生一組,女生一組分組歌詞接唱。(可進行男女互換唱)

  5. 跟琴唱《粗心的小畫家》第五遍。男生女生大合唱一起唱。

  6. 跟琴唱《粗心的小畫家》第六遍?!罢婧寐牐F(xiàn)在,我們站起來做上好看的動作再唱一遍,全體起立?!?/p>

  (五)找出歌曲的滑稽之處

  “咦,這歌不對勁呀!丁丁畫的不對呀,哪里不對呢?”引導幼兒指證錯誤,并請小朋友說一說:螃蟹有8條腿,鴨子扁扁嘴,小兔長耳朵,大馬有尾巴。

  教師:“現(xiàn)在我們手里有4張卡片(螃蟹腿,鴨子嘴,長耳朵,大馬尾巴),我請小朋友幫丁丁改正過來,并貼上去?!?/p>

  (六)改編歌曲

  1.教師:“哇,小朋友真聰明,那老師問問你們,丁丁為什么會畫錯呢?因為他太粗心了,對吧?我們可不要學他,所以這首歌的名字叫《粗心的小畫家》”。(引出歌曲名字并讓孩子理解粗心的意思)

  2.教師:“現(xiàn)在呀,我們要玩?zhèn)€游戲,歌詞變變變,我們要把歌詞變正確,應該怎么唱呢?”

  (引導幼兒唱出改編的歌詞。)

  歌詞:畫只螃蟹8條腿,畫只鴨子扁扁嘴,畫只小兔長耳朵,畫只大馬有尾巴,哇!哈哈哈哈哈哈哈!

  3.教師:“你們太厲害了,我們創(chuàng)作了一首新的歌曲,那歌曲還能叫粗心的小畫家嗎?那我們可以取個什么歌名呢?”讓幼兒給新歌取名字。如:(開心的小畫家,專心的小畫家,快樂的小畫家等……)

  4.教師:“那我們一起把這首新創(chuàng)作的歌曲《專心的小畫家》一起唱一遍。”

  結束語:

  教師:小朋友們想當專心的小畫家畫家嗎?那下一次郭老師上課的時候,我們把螃蟹、鴨子、小兔、大馬都畫下來,看看你們有沒有畫正確,好嗎?那小畫家們,下次見。

  活動總結

  這節(jié)課我利用了傻瓜流程教學(故事—動作—音樂—其他)這節(jié)課音樂歌詞內容比較滑稽有趣,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讓小朋友認真聽,加深歌曲的印象并且回答老師的問題,丁丁畫了什么?先畫了什么?丁丁畫的對嗎?在我范唱了4遍以后,我讓孩子們開始和我一起唱,因為是歌唱活動所有我用了歌詞接龍,男女互唱,做動作,等方式讓孩子自己跟唱。我還利用了圖譜,就是讓幼兒加深對歌詞的記憶和理解,最后我利用幫丁丁改正圖畫的教學方式,找到這首歌的滑稽之處,讓幼兒知道什么是粗心的意思,并出示動物正確圖片讓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所以幼兒在整個教學中是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并且大膽、自信的參與在音樂表演活動中。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完整教案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收藏!

18、幼兒園算術統(tǒng)計活動《收獲種子》大班數(shù)學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交流學習過程,體驗同伴互助的快樂。

  2.初步認識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學會用統(tǒng)計的方法認識事物(事件)。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動物面具五個、種子圖片若干、統(tǒng)計表

  活動過程:

  1.初步感知,了解統(tǒng)計。

  (1)師:昨天,老師收到了小動物的一封信,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參加他們的豐收派對,你們想不想去呀?不過我想看看男孩子多還是女孩子多。你們有什么辦法能一眼就看出來嗎?請幼兒思考用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2)幼兒自由討論,交流方法,推出一種方便又快捷的方法。引出統(tǒng)計圖,初步了解統(tǒng)計圖。教師小結:原來這個統(tǒng)計圖可以又快有準確的看出男孩多還是女孩多。

  2.統(tǒng)計練習。

  (1)我們去參加派對,這里準備了四種水果(香蕉、橙子、蘋果、蘋果),請小朋友們自由選擇水果,然后我們統(tǒng)計一下各種水果的數(shù)量,并找出最受歡迎的水果。

  (2)幼兒整理并完成統(tǒng)計表,找出大家最喜歡的水果。

  3.出示表格統(tǒng)計水果。

  師:請小朋友分別扮演小動物,并按照表格上的水果數(shù)量、種類拿取。小動物們收獲的水果真多呀,請小朋友一起來幫忙統(tǒng)計一下。完成統(tǒng)計表找出什么最多,什么最少。

  活動延伸

  帶幼兒參觀超市,分組自由選擇貨架進行統(tǒng)計記錄,并和同伴分享統(tǒng)計結果。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數(shù)學教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密切聯(lián)系幼兒和生活,利用幼兒平常接觸到的、熟悉的事物來設計數(shù)學活動,是解決數(shù)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基本方法,我們投放幼兒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種子材料,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操作、思考、探索。通過種子排隊、層層遞進的環(huán)節(jié),感知物體大小、數(shù)量與排列長短的一種互逆關系。本次活動,發(fā)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了幼兒的學習習慣?;顒又?,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說出自己的理解,讓每位幼兒都有自己的操作空間,讓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充滿興趣,并為入學前增添了興趣。

19、幼兒園藝術活動《雜技表演》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器活動反思

  一、活動目標

  1、在感受音樂結構的基礎上,探索用樂器表現(xiàn)三種不同的節(jié)奏型。

  2、知道使用圖畫可以幫助自己掌握并表現(xiàn)音樂。

  3、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動作,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4、根據(jù)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5、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雜技表演》(拋接球、轉呼啦圈、頂酒杯)。

  3、《巡邏兵進行曲》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4、打擊樂器鈴鼓、碰鈴、圓舞板,投影儀、教棒。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探索三種不同的節(jié)奏型。

  教師用教棒指投影儀"拋接球",引導幼兒探索樂曲A段節(jié)奏型。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請你們看雜技表演,第一個節(jié)目叫"拋接球",我來唱樂曲,你們來為圖上的雜技演員拍手。待幼兒拍完后問:你們拍了幾下?有什么依據(jù)?

  教師指投影圖"轉呼啦圈",引導幼兒探索B段的節(jié)奏型。

  師:接下來請欣賞第二個節(jié)目"轉呼啦圈",請大家繼續(xù)為演員拍手伴奏。

  教師指投影圖"頂酒杯",引導幼兒探索C段的節(jié)奏型。

  師:現(xiàn)在這個演員在表演"頂酒杯"的節(jié)目。在剛才的兩個節(jié)目中,我們看到7個球拍了7下,看到3個呼啦圈拍了3下,那這幅圖應該怎么拍?3個酒杯拍幾下、3朵小花呢?酒杯和小花拍得一樣快還是有的快有的慢呢,為什么?(3個酒杯和3朵小花之間的距離是不一樣的,距離短的節(jié)奏快,距離長的節(jié)奏慢。)

  2、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欣賞樂曲A、B、C段音樂。

  師:我這里有一段音樂,表現(xiàn)的就是今天看的雜技表演的事情,請你們聽聽有幾個演員在轉呼啦圈?幾個演員在頂酒杯?為什么?

  3、教師引導幼兒探索三種雜技可以分別用什么身體動作表示,并隨音樂演奏。

  教師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各個節(jié)目的身體動作并集體練習。

  師:拋接球可以用什么動作來做一做呢?轉呼啦圈、頂酒杯又可以怎么做呢?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表演身體動作。

  師:我們跟著音樂將剛才創(chuàng)編的動作連起來做一做。

  4、教師引導幼兒探索配器方案,并進行打擊樂器演奏。

  師:今天小樂器也想表演節(jié)目,你們看表演"拋接球"時可以用什么樂器伴奏呢?轉呼啦圈、頂酒杯呢?

  教師指揮,幼兒分聲部進行打擊樂器演奏。

  師:現(xiàn)在請大家拿好樂器,我當指揮,請大家看好指揮、挺好音樂節(jié)奏進行演奏。

  幼兒交換樂器演奏。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guī)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20、幼兒園藝術活動《小魚游》小班音樂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xiàn)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p>

  教師必須從幼兒的經驗出發(fā),在音樂教學之前認真考慮幼兒原有的知識經驗,使新知識落在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并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緊密結合。在活動設計時,教師旨在充分挖掘活動中的音樂元素,并結合幼兒園思維特色, 在情景化的游戲氛圍中,引導幼兒大膽表現(xiàn)小魚游的不同姿態(tài),感受音樂的優(yōu)美。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能用簡單的動作模仿小魚游。

  2.嘗試用不同的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小魚游,學習小碎步。

  3.愿意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小魚游的快樂。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根據(jù)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并模仿過小魚游的樣子。

  2.小魚游視頻。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魚兒水中游”的情境,幫助幼兒樂曲旋律,引發(fā)幼兒興趣。播放歌曲《小魚游》,請幼兒欣賞。

  提問: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隨音樂節(jié)奏拍手,進一步熟悉旋律,準確表現(xiàn)歌曲的歡快和節(jié)奏的變化。

  2.播放”小魚游“視頻,請幼兒觀察小魚游得情景和感受,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小魚游的動作。

  提問:小魚是怎樣游的?誰能用動作表現(xiàn)一下?引導幼兒調動觀察積累的經驗,嘗試用動作表示小魚游,注意反饋幼兒的動作,指導全體幼兒有重點的做動作。

  3.結合音樂,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小魚游,學習動作小碎步。

  (1)引導幼兒用手臂在身體不同部位擺動表現(xiàn)小魚游。

  (2)帶領幼兒學習手的動作,幼兒跟教師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3)重點引導幼兒學習走小碎步。

  (4)幼兒嘗試行進間做小魚游動作,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腳的動作, 強調小魚游的輕輕的快快的。

  4.幼兒玩游戲“小魚游”。

  (1)提問:魚寶寶今天要和媽媽做什么游戲呢?聽聽魚媽媽唱什么?

  (2)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引導幼兒注意最后一句歌詞我們是快樂的好朋友。

  (3)游戲玩法:唱到我們是快樂的好朋友,所有幼兒都必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播放音樂,教師以魚媽媽的身份,其他幼兒找自己的好朋友,點點頭, 搖搖尾巴,互相問好,鼓勵幼兒大膽親近其他小伙伴。

  反思分析 :

  今年我第一次帶小班,也第一次上小班的音樂課, 在平時進行的傳統(tǒng)音樂教學活動中,經常是我們老師一遍一遍的唱,要求孩子一遍一遍的跟,當孩子的聲音越來越輕的時候,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唱的重一點!”但是這樣經常是沒什么效果孩子還特別枯燥,自從《指南》頒布后,我就遵從《指南》精神,以孩子興趣為主,根據(jù)幼兒的學習興趣來設計教學過程,把這個音樂活動以游戲形式去呈現(xiàn),孩子果然興趣特別高,而且還跟旁邊小朋友互動,點點頭,搖尾巴啊。玩的特別不錯,而且很容易學會了這首好聽的歌曲。下課了還有小朋友說,老師我們去外面學小雨游把,唱著歌就出去了,整節(jié)課下來效果特別好。

21、幼兒園科學活動《小威向前沖》大班語言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大班的孩子,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拔覐哪睦飦怼?,作為一個成人不能馬上回答的問題,困擾著幾乎所有的爸爸媽媽和老師。繪本《小威向前沖》以簡潔的畫面、風趣的故事,把生命形成的深奧的科學現(xiàn)象,以孩子能閱讀、能理解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孩子們的眼前。讓成人羞于啟齒的問題迎刃而解。從小威身上,孩子們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和弱點,只要不斷努力就能揚長避短、克服困難,成為像爸爸媽媽一樣有本領的人。

  【活動目標】

  1.理解繪本內容,了解寶寶是由精子和卵子結合發(fā)育而成的。

  2.能大膽說出自己與親人長得像的地方以及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了解自己的獨特。

  3.初步學習正確評價自己,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1.繪本《小威向前沖》。

  2.故事課件,錄像“愛的奇跡”。

  【活動過程】

  1.出示繪本《小威向前沖》,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提問:這本書的名字叫什么?向前沖是什么意思?向前沖的小威會是個怎樣的小威呢?

  2.跟隨教師,分頁了解繪本故事內容。

  (1)講述故事至他可是個游泳高手,引導幼兒正確評價自己。

  提問:①小威住在哪里?他什么不太好?他是什么高手?這一點像誰?

  ②你認為小威是個棒小孩嗎?

 ?、勰闶且粋€棒小孩嗎?你什么地方是高手?你們有沒有像小威一樣, 有什么地方不太好?

  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也有自己的弱項,只要你有一個地方是高手,你就是一個棒小孩。

  (2)講述故事至“地圖”頁面,引導幼兒集體觀察地圖。提問:你認為小威該怎么走?要經過什么地方才能到達終點?

  (3)講述故事至取得游泳比賽冠軍,培養(yǎng)幼兒不輕易放棄的精神。提問:①你能從兄弟姐妹中找到小威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谟瘟艘粫?,好朋友小布趕上來了,小威好緊張啊!現(xiàn)在小威該怎么辦?

  小結:遇到困難不要管它,要繼續(xù)往前沖才能獲得勝利。

  (4)講述故事至小寶寶誕生了,欣賞生命孕育過程的小視頻。提問:①小威和卵子在一起,發(fā)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

 ?、诓祭氏壬吞艘粋€女孩,名字叫什么?猜一猜小娜長大以后會是個怎樣的女孩?頭發(fā)會是什么顏色的?像誰?為什么?

  小結:小娜是布朗先生的女兒,她長得當然像爸爸,本領也像爸爸。3.感知自己和爸爸媽媽長得很像,體驗親情。

  (1)出示圖片(一對長得特別像的父子),引導幼兒觀察。提問:他們長得像嗎?哪里很像?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和爸爸媽媽長得哪里像?

  (3)接龍游戲“我和別人不一樣”,感知自己的獨特。

  教學反思:

  《小威向前沖》是一本性教育閱讀繪本,告訴我們小精子變成小寶寶的過程,以及蘊含著遺傳的秘密,他將復雜的生命孕育過程用如此簡單的圖畫來表現(xiàn)出來,讓人覺得神秘又有吸引力,在沖破思想的障礙以后與幼兒一起分享是多么的快樂。

22、幼兒園藝術活動《蟲蟲的舞》大班音樂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輕盈、跳動及優(yōu)美、舒展的情緒。

  2、探索手指隨樂在身體各部位跳動的可能性,以及自己與同伴運用身體某一部位相互牽引移動的可能性。

  3、體驗參與音樂表達、創(chuàng)造想象及人際互動的喜悅。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根據(jù)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 音樂:安東尼.德沃夏克《幽默曲》;

  2、 教師能熟練地清唱樂譜;

  【活動過程】

  1、初步體驗與感知音樂的情緒、結構。

  (1)師幼生共同傾聽音樂,萌發(fā)自己關于音樂的第一印象。

  (2)幼兒嘗試表達。

  (3)教師從多方面,嘗試借助一定情境,采用多種方式隨樂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幼兒再次欣賞,進一步感知音樂的性質、結構。

  2、初步嘗試跟隨教師做身體模仿動作,體驗動作與音樂(情緒、結構)的和諧。

  3、在分段隨樂游戲的過程中,進一步探索動作表達的可能性。

  (1)教師講述故事,導入游戲情境。

  (2)幼兒隨 A 段音樂,在圈上玩“手指跳動游戲”,探索手指在身體其他部位跳動的可能性。

  (3)幼兒隨 B 段音樂,散開結伴玩“牽引游戲”,探索自己手指與同伴手指相互牽引移動的可能性。

  (4)幼兒隨 C 段音樂,再次散點結伴玩“牽引游戲”,探索自己與同伴運用身體其他部位相互牽引移動的可能性。

  4、完整隨樂律動游戲。

23、幼兒園科學活動《瓶子吹氣球》大班優(yōu)質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

  小蘇打、醋是我們常見的生活用品,氣球更是每一個孩子都喜歡的玩具。但是,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而且這種氣體的力量足可以吹起氣球的現(xiàn)象,對于絕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都是非常新鮮、神奇的體驗。因此,這一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富有一定挑戰(zhàn)性,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與科學視野。小蘇打與醋的混合現(xiàn)象只是活動的載體,不是活動的唯一目標,活動旨在讓幼兒親歷一次真實的探究過程,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從而感覺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活動目標】

  1.感知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了解產生氣體的多少與材料的用量有關。

  2.能有序的合作進行實驗,體驗猜想、驗證、記錄、分享結論等基本的實驗步驟。

  3.對科學實驗感興趣,愿意探索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每組一份活動材料:杯子、小蘇打、鹽、白糖、雞精、醋、空瓶子、匙子、漏斗、氣球,CO2 在生活中的應用課件。

  2.經驗準備:課前讓幼兒學會套氣球。

  【活動過程】

  1.以疑激趣——出示瓶子吹起的氣球,激發(fā)幼兒探究的欲望。

  引導語:孩子們,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做一個好玩的科學游戲,游戲的名稱是《瓶子吹氣球》。

  出示瓶子吹起的氣球,引發(fā)思考:氣球為什么能鼓起來? 套在瓶子上的氣球中的氣體是從哪里來的?(用嘴吹的、打氣筒打得、裝的是熱水???)瓶 子里裝的到底是什么?

  2.以趣激學——尋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感知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提問:瓶子里裝的不是水,是由兩種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材料混在一

  起形成的神奇的泡泡液。這兩種材料是什么?

  (1)出示材料,幼兒通過聞一聞、看一看多感官認識實驗材料:醋、鹽、白糖、味精、小蘇打。

  (2)出示實驗表格,集體猜想哪兩種材料在一起會產生氣體?鼓勵幼兒用多種記錄方式表達自己的猜想。

  (3)幼兒分組實驗、記錄,教師巡回指導。實驗前提醒應該注意的問題: 合作、安全、衛(wèi)生等。

  小結:小蘇打和醋在一起會產生氣體。猜想有時很不可靠,遇到問題最好動手試一試。

  3.學以致用——嘗試用瓶子吹氣球,更加直觀的感知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

  提問:找到了能夠產生氣體的材料,你打算怎樣用它們幫助瓶子把氣球吹起來?

  (1)小組討論怎樣幫瓶子把氣球吹起來,一個人能完成嗎?操作過程要注意什么?

  (2)幼兒分組實驗,教師指導。

  (3)展示結果,分享經驗。提問:為什么氣球有的大、有的小?為什么有的組沒吹起來?你們組剛才是怎么做的?

  小結:材料的多少不一樣、套氣球的速度不一樣,都會影響氣球的大小。

  4.快樂體驗——想辦法讓氣球吹得更大,進一步驗證產生氣體的多少和材料的用量有關。

  提問:如果再做一次,你打算怎樣才能把你們組的氣球吹得更大呢?

  (1)幼兒討論:多用材料、套氣球速度快點、用手捂一捂瓶口??

  (2)再次實驗瓶子吹氣球,進一步體驗科學游戲的樂趣。鼓勵孩子組內、小組間合作互助。

  小結:材料用的多一點,操作速度快一點,氣球就會吹得更大。

  5.拓展延伸——吹起氣球的神奇氣體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激發(fā)繼續(xù)探索的愿望。

  提問:你們知道今天用來吹起氣球的這種氣體叫什么名字,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用處嗎?

  播放課件(好喝的汽水飲料、幫病人減輕痛苦的干冰、消防員叔叔的滅火器??),進一步激發(fā)探究欲望。

  活動延伸:這種神奇的氣體到底是什么呢?關于它,還有沒有我們不知道的小秘密呢?回家把這個實驗做給爸爸媽媽看看,和他們一起研究一下吧!

  活動反思:

  《瓶子里吹氣球》這是一節(jié)大班科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通過猜測、探索、試驗,發(fā)現(xiàn)氣球吹不大的原因。

  王老師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幼兒玩吹氣球比賽,試一試,吹一吹,看誰的氣球吹的最大。部分孩子能夠用嘴巴吹氣球,并把氣球吹大。緊接著王老師便出示裝有氣球的瓶子,讓幼兒猜一猜氣球裝在瓶子里能否吹大?這一提問的出現(xiàn),激起了幼兒的興趣。很多孩子都是充滿信心覺得氣球能夠吹大,還有一部分幼兒認為氣球吹不大。王老師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把問題拋給孩子們:“怎樣才能知道我們的想法是對還是錯呢?”,問題一出來,很快得到了幼兒的回應“我們要試一試,去吹一吹才能知道結果?!边@樣的效果比起直接讓孩子去操作好多了,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

  為什么氣球在瓶中吹不大?是貫穿整個活動的關鍵。有的孩子認為是瓶子太小了,有的孩子認為是沒有力氣?當孩子們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猜測后,王老師展示自己的瓶子氣球,并吹給孩子們看,然后請小朋友們觀察,為什么老師的能夠吹大,你們的不行。讓幼兒自主探索,尋找答案。在孩子們找到答案后,再請孩子們去驗證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

  孩子們通過在有洞的瓶子中吹氣球,而且能夠成功地將氣球吹大時,個個都享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悅。從王老師這一節(jié)活動報告,讓我了解到了我們不管在任何時都要從幼兒出發(fā)去考慮問題,給孩子足夠思索、探究的空間,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游戲中了解科學。

24、幼兒園秋季活動《編花籃》大班體育游戲教案反思

  【經驗】:

  學習三人合作用腿、腳“編花籃”,練習單腳跳,發(fā)展身體的平衡和協(xié)調能力。

  【材料】

  準備 3、4、5 的數(shù)字卡。

  【玩法與規(guī)則】

  幼兒 3 人一組站在一起,每個人都是左腳站在地上,右腳向后抬起,腳底朝上搭在后面小朋友的右腿上。3 個幼兒把右腳搭成環(huán)形不分開,然后同時用左腳單腳跳躍,邊雙手拍掌邊說兒歌。幼兒腳分開則游戲結束。

  【提示】

  1.可以改變游戲人數(shù),4 人一組或者 5 人一組進行游戲;也可以兩組幼兒進行游戲比賽, 哪組堅持的時間長哪組獲勝。

  2.游戲過程中可以加入“看數(shù)字卡抱團”情節(jié),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幼兒根據(jù)數(shù)字確定抱團人數(shù),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附:

  編花籃

  編,編,編花籃,花籃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籃。站得穩(wěn),跳得齊,馬蘭花開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活動反思】

  孩子們很喜歡編花籃的游戲,能積極、踴躍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活動鍛煉了幼兒單腿站立、單腳跳躍的能力,培養(yǎng)了他們之間的感情,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5、幼兒園藝術活動《面條變變變》大班音樂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非常喜愛音樂游戲,并喜歡模仿和表現(xiàn)自我,純真的心靈最容易被音樂游戲喚起,跟隨著音樂舞之蹈之。《指南》中指出應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發(fā)現(xiàn)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音樂游戲《舞動的面條》更是以幼兒熟悉的,與自己生活經驗相關的面條為活動內容,形象具體而且生活化。在音樂的選擇中,教師注重以音樂節(jié)奏感強,段落分明、旋律優(yōu)美、富有感染力的音樂,一下子就能激發(fā)幼兒的表現(xiàn)欲望,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體驗用夸張的肢體動作進行創(chuàng)編,幫助幼兒在創(chuàng)編和游戲中獲得快樂!

  活動目標

  1、了解煮面條過程中的形態(tài)變化,并能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用夸張有趣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出面條的形態(tài)。

  2、積極參與游戲,體驗創(chuàng)編游戲帶來的快樂。

  3、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面條的形態(tài)及音樂的節(jié)奏變化。

  難點:用肢體動作跟著音樂表現(xiàn)出面條的形態(tài)。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在家觀察過父母煮面條的過程。

  教具準備:歌曲:面館小廚師、煮面條的視頻、三段不同節(jié)奏的音樂(單段及合并)、PPT

  場地準備:活動場地用繩子及椅子圍起來做一口大鍋。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出主題。

  播發(fā)音樂《面館小廚師》,一起唱著歌做著動作進入活動室,出示圖片:一碗面條,教師問:這是什么?你們在家里見過煮面條嗎?面條是怎樣煮熟的?

  二、觀看視頻,初步了解面條下鍋前后各種形態(tài),嘗試模仿不同形態(tài)的面條。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關于煮面條的視頻,請小朋友觀看后幫我解決三個問題。(教師一邊說問題、一邊出示圖片并帶孩子讀一讀)。

  觀看視頻,引導提問,幫助幼兒了解面條的各種形態(tài)。

  師:(1)面條下鍋前是什么樣子的?

  幼:“面條沒煮前是直直的、硬硬的”、長長的”、“細細的”

  師:“哦,那你可以用你的身體來表現(xiàn)出來嗎?”

  幼:自由表現(xiàn)(教師可適當帶所有孩子和他們學一學)。

  師:(2).面條下鍋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幼:“面條下鍋時慢慢變軟了、變彎了”“像媽媽的頭發(fā)卷卷的、彎彎的(教師以此讓孩子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

  師:(3).水開了,面條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幼:“水開了面條上下翻滾、跳上跳下”、“面條不停扭動、互相纏繞、粘在一起”(教師讓孩子用身體表現(xiàn)出來)

  三、欣賞音樂,感受音樂不同的節(jié)奏變化,并創(chuàng)編相應的動作。

  1.完整欣賞音樂,初步了解音樂不同性質。

  師:老師帶來了三段音樂,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了第一段音樂有什么感覺?

  幼:“聽到第一段音樂感覺很有力、有勁”

  師:聽到第二段音樂和第一段音樂有什么不一樣?

  幼:“聽到第二段音樂感覺慢、舒緩”

  師:聽到第三段音樂有什么感受?

  幼:“聽到第三段音樂感覺很興奮、很激動”

  2.引導幼兒根據(jù)音樂創(chuàng)編相應的動作。

  教師:結合我們的三段音樂表現(xiàn)出面條的三個形態(tài),那段音樂適合那個形態(tài)?(幼兒自由回答)

  3.播發(fā)音樂視頻揭曉答案。

  四、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

  1、教師請幼兒相互討論應該做什么樣的動作,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個人完成。(幼兒做動作,教師引導孩子向做的好的小朋友學一學)

  2.挑戰(zhàn)大闖關

  教師把幼兒分成兩個組進行挑戰(zhàn),看哪個組的動作新穎、多,哪個組就成功。

  四、游戲:煮面條

  (音樂響起,“面條”雄壯有力的走到鍋的外圈,教師以廚師的身份參與游戲,廚師說:水開了,“面條”下鍋了——“面條”紛紛跳到鍋里,沉在鍋底——慢慢的“面條”浮起來了,變彎了、變軟了,水開了——“面條”上下翻滾、互相纏繞。關火了,“面條”一動不動,開始撈“面條”到碗里了——“面條”跳到“碗里”。廚師撒各種調料啦,花生醬、麻辣鮮、蔥花——攪拌“面條”,“面條”——抖動——舒展。)

  五、放松結束

  播發(fā)音樂做放松運動

  六、活動延伸:

  給孩子布置任務回家完成調查表。(關于面條的調查)

  活動反思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游戲都是以游戲為為基本活動,他們的游戲更多結合生活已有經驗來進行的,例如:這節(jié)活動,老師為孩子準備了三段不同節(jié)奏的音樂,為了讓孩子更深刻的感受三段音樂的不同變化,結合了煮面條的已有經驗,將煮面條的過程和音樂做了一個完美的結合,通過面條形態(tài)的變化,感受音樂強弱、快慢的變化。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得到了提煉,在進行音樂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與同伴合作的能力及社會性發(fā)展都得到了提高,最重要的是孩子們快樂了。

26、大班藝術活動《戲說臉譜》音樂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藝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表達認識和情感的語言。幼兒藝術教育應在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經驗、感受和體驗。歌唱活動是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最常見的教育形式,是音樂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孩子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為了讓幼兒初步了解中國國粹——京劇藝術,并逐步喜愛京劇藝術,特設計此課。通過讓幼兒看、動口唱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興趣性。

  活動目標

  1、感受京劇獨特的曲調和韻味。

  2、回憶對即有人物臉譜的認識。

  3、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重點難點

  幼兒初步了解中國國粹——京劇藝術,并逐步喜愛京劇藝術。感受京劇獨特的曲調和韻味。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欣賞過京劇臉譜,對即有人物臉譜有所認識。

  材料準備:各種京劇臉譜圖片PPT、 教師戲服一套,樂曲《戲說臉譜》、視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入場:現(xiàn)在我們像京劇演員一樣走上臺去。小京劇演員們,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們要亮相了。進場。

  2、今天要帶小朋友看一段京劇表演,看的時候要仔細的想一想京劇表演和我們平時唱歌是不是一樣的。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觀看視頻)

  3、提問:京劇表演和我們平時唱歌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他們臉上的妝容和我們平時畫的妝一樣嗎?他們臉上畫的是臉譜。

  二、中間部分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有關于臉譜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都有哪些臉譜人物。都有什么顏色的臉譜。

  2、一起出示圖片(竇爾敦、關公、孫猴、曹操、張飛),教師講故事。(藍臉的竇爾敦偷走了皇帝的御馬,紅臉的關公在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花臉的孫侯特別神通廣大,它會七十二變,白臉的曹操很聰明,但他奸詐、狡猾,黑臉的張飛最仗義,但是他的脾氣有點壞,生氣起來叫喳喳的,在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他的聲音。)

  3、提問:故事講完了,老師要考考你們,花臉的是誰?白臉是又是誰?~~~

  4、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京劇里的樂器,這叫做板,老師打著板來說一說剛才的故事。(提問:剛才老師先打板再說,還是先說再打板?小朋友的手來當板,我們一起來說一說這個故事)

  打板依次念詞: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 、紅臉的關公戰(zhàn)場殺、

  花臉的孫猴、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

  5、接勵游戲:老師說前段,幼兒接后段。

  三、結束部分(學唱歌曲)

  1、老師想用京劇的唱腔來表演剛才的故事,你們來當小票友,如果老師表演的好,你們給我鼓勵鼓勵,好嗎?(教師表演)

  2、提問:老師用京劇唱腔唱的和平時你們聽到的歌一樣嗎?

  3、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一遍完整的音樂。小朋友們可以跟著哼唱。我們找一找哪一句拖音最長。

  4、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啊”

  5、嘗試加上眼神、動作,或模仿教師表演歌曲。

  6、師:小朋友表演的真棒,回到家后可以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活動反思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作為中國的孩子,應該了解她;作為老師,我也有義務把她介紹給孩子們?;顒又?,想讓孩子們對三國中的人物有一點了解,于是就想給孩子們講一講三國的故事,誰知,剛說到這個話題,孩子們便你一言我-語的講了起來,他們提到的很多人物我都不太熟悉,看來,該“充電”的那個人是我才對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次音樂活動,因為孩子的好奇和興趣,所以整個活動氣氛非?;钴S?;顒又?,我利用多媒體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充分變抽象為直觀,提高了教學效果。

  在學唱京歌《戲說臉譜》時,我先讓幼兒欣賞京劇的表演片段,讓幼兒從京劇的服裝、動作、唱腔來感受京劇的特征。再通過手繪的臉譜,介紹不同顏色的臉譜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然后將歌詞以故事的形式講給孩子聽。突破難點時我利用了簡單的圖譜,讓幼兒通過看節(jié)奏圖譜學會演唱并讓幼兒用動作進行表演。

  這次活動給了我一些啟示,今后,在設計主題活動時,我不僅要考慮到活動的選材,還要考慮到孩子們的認知水平,要根據(jù)孩子已有的認知水平、生活經驗,來選擇適合他們的活動形式,那樣,才能讓活動更加精彩!

27、幼兒園藝術活動《蝴蝶》大班教案反思

  這是一節(jié)有趣的大班美術教案,通過蝴蝶找花的游戲引導幼兒學會用棉簽拓印畫以及添畫技巧的基本技能。幼師如何上好一節(jié)美術課?一起來看看這篇由整理的大班拓印畫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棉簽拓印畫以及添畫技巧的基本技能。

  2、知道用區(qū)分好顏色的棉簽均勻的涂色畫畫,不弄臟手和紙。

  3、在活動中感受拓印蝴蝶的樂趣和美感,體驗成功的喜悅。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5、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準備:

  1、棉簽 顏料 顏料盤 白紙 擦手巾 剪刀

  2、情境創(chuàng)設:活動室布置成大花園氛圍

活動過程:

  一、 蝴蝶找花

  ——律動導人,游戲中感受“花園”色彩的美麗

  1、師:美麗的春天來了,讓我們變變變,變成一只只美麗的蝴蝶,飛到花園里去吧……(播放課件“花園”,師幼隨音樂“春天”做飛舞的動作進入活動室)

  2、游戲“蝴蝶找花”

  (1)找朵紅花做朋友。問:你們找到的是什么顏色的花?

  (2)找朵黃花做朋友(同上)。

  (3)找個好朋友說說,還看見了什么顏色的花?

  (4)音樂起,“蝴蝶”(師)繞著“花朵”(幼)自由做動作,邊飛邊說:“好香啊”、“你好啊”、“真美呀”、“擁抱一下吧”。

  二、我來試一試

  ——介紹作畫工具——棉簽,個別幼兒嘗試作畫’

  1、蝴蝶高興嗎?你們想不想畫一只高興又漂亮的蝴蝶呢?

  2、教師示范拓印

  先將白紙對折,蘸取一種顏色后在白紙上繪畫蝴蝶輪廓,力量適宜,顏色均勻的涂抹在白紙上,再用不同的顏色將畫好一半的蝴蝶進行裝扮添畫,然后沿著對折線對折。

  三、幼兒創(chuàng)作活動。

  幼兒自由選擇顏料,自由選擇組合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四、交流欣賞,激發(fā)成就感,把漂亮的蝴蝶剪下來。

  1、個別交流

  引導幼兒說說用了哪些顏色?

  2、師幼把拓印好的畫剪貼展示,拍照,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活動結束

  游戲“蝴蝶找花”,在悠揚的音樂聲中,師幼“飛”出活動室,自然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這節(jié)美術活動中幼兒表現(xiàn)的都很積極,但從繪畫出來的作品來看,孩子們在拓印的經驗上是很缺乏的,他們并不是很會利用棉簽繪畫,不能均勻的涂色,甚至對蝴蝶的大型輪廓都不能完整的勾畫,只是等待老師的指導。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使我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我及時需要作如下調整:

  1.在美工區(qū)域墻面上畫了幾張步驟圖供幼兒參考。并且在區(qū)域活動開展前介紹了這幾張步驟圖。

  2.多準備了一些用來拓印畫的工具,比如:皺紋紙、海綿紙、蔬菜根等。

28、幼兒園藝術活動《捏面人》大班音樂教案

  讓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詞,用自然的聲音,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能夠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編并演唱歌曲。初步感受捏面人這種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魅力。

  設計意圖

  《指南》將藝術領域的目標定位于“感受與欣賞”“表達與創(chuàng)造”,強調藝術教育的核心價值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谶@樣的理念,我設計此歌唱活動是更多的就是讓幼兒去感受與創(chuàng)造。捏面人這種民間藝術在現(xiàn)今社會已經離我們的孩子越來越遠,孩子們對我們的民間藝術了解的比較少。而《捏面人》這個活動是一個說唱歌曲,把說和唱巧妙的結合起來,讓孩子唱起來朗朗上口,很有特色,非常適合大班年齡段的幼兒。其中念白的內容是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這也是幼兒熟悉和非常感興趣的人物形象。在歌曲中幼兒創(chuàng)編念白部分,,使幼兒感到既有成功感和趣味性,又沒有破壞歌曲的完整性,真正體現(xiàn)了教育的開放性原則。同時,通過這一活動也讓孩子很好的感受到了民間藝術的魅力,萌發(fā)了對民間藝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詞,用自然的聲音,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

  2、能夠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編并演唱歌曲。

  3、初步感受捏面人這種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魅力。

  重點難點

  重點: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詞,用自然的聲音,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

  難點:能夠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編并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歌曲伴奏

  2、豬八戒、唐僧、沙和尚、孫悟空圖片各一張

  3、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歌曲。

  師:(出示PPT)今天楊老師請來了一位老爺爺,他的本領可大啦!你們看,他在干什么?(幼兒回答)

  師:這是一位捏面人的老爺爺。捏面人的老爺爺本領大,捏出來的面人把眼看花(邊念歌詞邊做動作)。

  師:你們知道面人嗎?就是老爺爺用面,像橡皮泥一樣,捏一捏就能捏出好多好多不一樣的角色。你們看老爺爺捏了好多好多的面人啊,都有誰啊?

  師:老爺爺除了會捏角色類的面人,我們來看看他還會捏什么?(植物類的小花、動物類的兔子)

  二、基本過程

  (一)、通過問題引起幼兒對于念白部分的有意注意,幼兒掌握念白部分內容。

  1、教師念白部分僅以動作引起幼兒有意注意及猜想。

  師:捏面人的老爺爺本領大,捏出來的面人把眼看花(邊念歌詞邊做動作)。今天捏面人的老爺爺會捏四個不同的面人,你們要仔細看一看到底捏了哪四種面人哦。教師范唱歌曲(除留白部分)第一次。

  師:剛剛你看到了什么?(根據(jù)幼兒回答依次出示相對應的圖片,同時引導幼兒說出完整的句子,如:捏一個沙和尚挑著擔)

  2、教師完整范唱歌曲第二次,幫助幼兒澄清念白部分內容和順序。

  師:這都是你們說的哦,那么在歌里是這個順序,是這個歌詞嗎?請你仔細聽,認真看。

  師:小朋友們是這個順序嗎?誰來幫我調整一下?

  師:你在歌詞里聽到他們在干什么?(幼兒用完整的話說)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念一遍。(邊做動作邊念)

  (二)、通過游戲,幼兒傾聽、演唱歌曲,教師部分退位。

  1、唐僧的找不同游戲。

  師:就在小朋友剛剛在念兒歌的時候老爺爺又捏了好多好多的面人啊,你們要不要看一看?

  師:這上面的是老爺爺捏的面人,那下面的這四個唐僧你們看一看、比一比哪個不是老爺爺捏的呢?

  師:老爺爺說你們真厲害,都沒有把你們的眼睛看花。你們還想和老爺爺做游戲嗎?那你們猜老爺爺下一個會捏誰?老爺爺說了想和他做游戲可以,但是我們要先會唱這首歌,現(xiàn)在我們小耳朵聽音樂一起來唱一次。

  2、豬八戒的找相同游戲。

  師: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這次我們要找的是這四個中哪一個是老爺爺捏的豬八戒呢?

  師:接下來我們的難度再升級,你們還想挑戰(zhàn)嗎?一會兒我們唱歌的時候小朋友要跟著老師一起唱起來哦。

  3、沙和尚找相同與找不同游戲。

  師:3 2 1,哇,你們仔細看看這上面的沙和尚哪個是老爺爺捏的?哪個不是老爺爺捏的?

  師:老爺爺說都難不倒你們耶,接下來是我們的終極挑戰(zhàn),在開始前我們還是要認真的唱一遍我們的兒歌哦。

  4、孫悟空找相同與找不同游戲。

  師:看,哪一個是老爺爺捏的哪一個不是老爺爺捏的?

  5、老師部分退位,幼兒演唱。

  師:老爺爺說你們真厲害,都沒有把眼看花,如果你們能夠把這首歌唱出來,他還會捏好多好多的面人出來和你們一起玩,準備好了嗎?這次楊老師不唱你們自己唱哦。

  師:現(xiàn)在我們站起來邊做動作邊唱哦!

  (三)幼兒創(chuàng)編動物類歌曲

  師:剛才我們在唱歌的時候,老爺爺又捏了好多好多的面人,你們想看嗎?(出示圖片)

  師:這上面都有些什么呀?(人物類、動物類)

  師:剛剛我們在唱歌的時候把西游記里的4個人物唱進去了,老爺爺說我們現(xiàn)在來唱一遍動物類的。(依次說出小鴨、小狗、小雞、小貓,捏一只小鴨嘎嘎嘎)

  師:那我現(xiàn)在我們把這個動物類的唱進去好不好?小耳朵,聽音樂。

  (四)創(chuàng)編人物類歌曲

  師:現(xiàn)在問題來了,捏一個爸爸在干嘛?(依次創(chuàng)編爸爸、小寶寶、媽媽、奶奶)

  師:這一次,你說是啥就是啥,我們一起來唱一次。(起立唱)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唱的這首歌好不好玩?下來你們可以回去教給班上的其它小朋友唱也可以回家教給爸爸媽媽唱哦。

  活動總結 當我在接觸到《捏面人》這首歌曲的時候,我就覺得它很有特色,而且是一首民間藝術類的說唱歌曲,孩子們一定很有興趣。在設計活動過程時我思考的最多的便是如何能夠讓幼兒真正的愿意唱,而不是在老師的帶領下枯燥的唱,因此在活動中在導入引起幼兒興趣后我首先是對念白部分進行了剖析,同時在剖析念白部分的過程中幼兒也初步感受了歌曲。然后就是在游戲中提高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能夠自己愿意唱,在游戲中一共完整唱了4遍,幼兒在快樂的游戲自然而然的達到了我本次活動的重點,即目標1.最后就是我的創(chuàng)編部分,在沒有破壞完整性的基礎上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歌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成功感,這個過程也是為達到的我的難點創(chuàng)編歌曲提供了支撐。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29、幼兒園藝術活動《倒霉兔》大班音樂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詼諧的情緒和AB的音樂結構,能在游戲中用創(chuàng)造性的動作、表情等表現(xiàn)音樂。

  2.通過鏡像模仿游戲,能夠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并愿意準確模仿出同伴的動作。

  3.愿意與同伴友好游戲,感受游戲中分享與合作挑戰(zhàn)的快樂,培養(yǎng)孩子努力不放棄的精神。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5.感受音樂節(jié)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場地的顏色地標,兔耳朵。

  活動過程:

  一、大家一起交流"倒霉"一詞引出故事。

  "有這樣一個詞,我們可以一起交流一下,你們知道什么叫倒霉嗎?"

  二、故事導入

  1."今天我就要講一個關于倒霉的故事。有一只兔子,很倒霉,倒霉。它把它聰明的耳朵丟了。一只兔子,沒有耳朵還像兔子嗎?""怎么辦呢?"(去找)"對,趕緊把兔耳朵找回來呀。可是有一個問題:它的本領不夠,怎么辦?"

  三、聆聽音樂,加入動作,感受音樂。

  1.簡單動作"很好,請大家?guī)兔?,去學習。你會向我學習嗎?我做一個動作,你會做嗎?"

  2.組合動作"我換一個動作,你會嗎?""嗯,如果你丟了一個東西或者是遇到什么倒霉事,沒關系,你可以努力學習,就會變成一個勇敢堅強的人。"

  3.初步感受音樂。

  "好,我們跟音樂一起來做動作。""在你跟我學本領的時候如果不仔細看能不能學會?""來,看你能不能和我學得一模一樣?"

  四、挑戰(zhàn)游戲:

  1、加入猜拳游戲"這次呢,我有個新玩法。石頭剪刀布會玩吧?我們來玩石頭剪刀布。"(跟音樂帶口訣:倒霉的兔子不是我比一比)

  2、再次聽音樂,加大難度,兩個幼兒互動。讓幼兒說說用什么動作表示成功和失敗。

  "這次我們不僅在本領上有新的變化,你們還要理解什么是成功和失敗。輸贏要用動作告訴我"(不放音樂試一次)"贏了的就要把耳朵高高舉起,輸了的就要把耳朵垂下去?,F(xiàn)在大家一起比啊!"放音樂再來一次。

  3、第三次聽音樂,讓幼兒說說第三種情況,如果打成平手用什么動作表示。

  "剛才說成功的兔子找回耳朵,把手舉起來當耳朵。失敗的兔子耳朵耷拉下來,那如果打成平手怎么辦?"(擁抱、握手)提問:"你們兩剛是誰教誰學本領的?"小結:誰贏了誰就幫助對方學本領。

  4、再次聽音樂游戲,確保每位幼兒都清楚游戲規(guī)則。(座位上)教師可請一名幼兒扮演聰明兔來驗證游戲規(guī)則是否清晰。(1次)口訣:"聰明的兔子就是我(第四次說)跟我學本領。""這次一定要愿賭服輸哦,輸了的就把耳朵垂下來。輸了也沒關系,后面我會挑一個更難的本領,你一定能贏回你聰明的兔耳朵。"5、座位前站立游戲:捶腿…一替換…原地踏步(1次)小結:祝賀你們都能努力認真的學習本領,你們是最棒的小兔。

  6、加入空間圓圈游戲,幼兒嘗試感受挑戰(zhàn)游戲的快樂。

  老師準備小貼畫,讓幼兒兩兩手拉手,前后站在貼畫上。

  "看我?guī)砹耸裁?兔子是有耳朵還是沒耳朵啊?有耳朵的兔子是什么兔子?現(xiàn)在兩個兩個拉手圍圓圈,前后站在我的小兔子上。我們跟音樂玩游戲,如果你贏了就可以和他換位置。最后誰站在里圈誰就可以教對方本領,本領要合拍哦!"

  7、加大游戲難度,讓幼兒感受團體游戲的快樂"如果每一次都和他打平手,你還想不想和他比?""這次我們換個方法,剛才我是不動的,現(xiàn)在我是移動的,看我移動了幾個位置?對,可以向前換一個朋友。這可是超級厲害的辦法哦,看你們能不能學會""有兔耳朵的小朋友不移動,外圈的小朋友移動,現(xiàn)在我們來試一試。"

  8、請客人老師表演,游戲結束。

  活動反思:

  根據(jù)新《綱要》中藝術指導的'內容與要求: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猜拳游戲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緒……我將本次活動設計成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活動形式,感受音樂中詼諧的情緒和A和B的音樂結構,能在游戲中用創(chuàng)造性的動作、表情等表現(xiàn)音樂。通過鏡像模仿游戲使幼兒能夠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并愿意準確模仿出同伴的動作,愿意與同伴友好游戲,感受游戲中分享與合作挑戰(zhàn)的快樂,培養(yǎng)孩子勇敢努力不放棄的精神。

  本次活動我能采用逐層深入的方法,讓幼兒邊玩邊學,在玩中感受音樂,在感受音樂的同時玩游戲,減輕了幼兒枯燥學習的負擔,使得學習在游戲中自然進行,更顯趣味性。在活動中我比較注重孩子的相互學習,比如說,在猜拳游戲時,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通過不同的音樂情緒變化讓孩子感受“聰明的兔子就是我比一比”達到了教與學的共同目的。這樣,不僅讓孩子有一種成就感,還能鼓勵其他孩子去創(chuàng)新。

  這次的活動很適合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因此在玩游戲時孩子參與的積極性特別高,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體驗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尤其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空間方位的移動,這使整個活動推向了一個高潮。

  本次的活動雖說效果還不錯,但仍有一些不足之處,如:(1)音樂B段開始之前老師指點的不到位導致幼兒的動作有點局限,模仿老師動作。沒有完全達到創(chuàng)新。(2)座位安排略有些不合理,對個別幼兒關注的還不夠。(3)對孩子引導性的語言還不夠風趣幽默,以至于興趣點還有些濃厚,教育機智還有所欠缺。

30、幼兒園體育游戲《蜈蚣競走》大班優(yōu)質教案反思

  【經驗】

  能協(xié)調地蹲著走的技能,掌握下蹲走的動作要領,鍛煉腿部和腰部力量。在有趣的競賽中提高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材料】

  在每個幼兒的左腳上貼一朵小花,畫有起點線和終點線的寬敞的場地,背景音樂。

  【玩法與規(guī)則】

  創(chuàng)設“蜈蚣練本領”情境,引導幼兒探索、掌握“蜈蚣走”的動作要領。

  探索、模仿蜈蚣走路的樣子,掌握“蜈蚣走”的動作要領幼兒幾人一組,面向同一方向站成一隊,膝蓋彎曲呈半蹲狀,后面的幼兒依次用雙手扶住前面幼兒的腰。

  請幼兒分小組合作練習,重點探索如何協(xié)調一致地走??商崾居變合冗~貼小花的左腳。

  活動反思:

  1.每一次游戲后的總結很重要。小朋友的記性都很好,游戲玩法還有注意要點都是他們自己說的。我重復了一遍加深他們的印象,但在游戲過程中總有那么幾個小朋友會破壞規(guī)則,但是當時各組在比賽,所以結束后的點評就尤其重要了,針對游戲中出現(xiàn)的問題來解決。

  2.教師也要有相應的引導作用。在這次游戲時,我的教案里原本是有喊一二一的過程的,但是當時給忽略了。幸好指導老師看有些隊伍動作太不一致了,就提出了這一點。根據(jù)游戲的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反應,從而引導孩子們,我覺得這還是自己要努力的地方。

31、幼兒園兒歌《蟈蟈和蛐蛐》大班音樂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模仿兒化發(fā)音及角色的音調,嘗試用不同動作來表現(xiàn)兒歌內容。

  2、在聽、說、看、演、玩中感受體驗京韻兒歌幽默詼諧的獨特韻味。

  3、懂得不能隨便說大話的道理。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感受音樂節(jié)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 課件,錄音,頭飾道具若干,雙響筒。

  【活動過程】

  1、聽蟈蟈和蛐蛐叫聲,引起幼兒的興趣。

  2、看國畫風格的圖片,認識蟈蟈和蛐蛐小哥倆兒。

  3、在看看、找找、說說中學習兒歌前半部分,發(fā)現(xiàn)并體驗兒歌的獨特韻味。

  (1)教師在節(jié)奏鼓點中,表演兒歌前半段,引發(fā)幼兒學習愿望。

  (2)共同尋找兒歌的特點,模仿兒歌里有趣的發(fā)音、動作。發(fā)現(xiàn)帶兒化音詞眼,模仿體驗北方人說話的特點。

  (3)用兒化音、動作、不同音色表演第一段兒歌,在說說做做中感受京韻兒歌的趣味

  性。

  4、學習兒歌的后半部分,大膽表現(xiàn)哥倆吹牛的語言和動作,體驗兒歌幽默詼諧的風格。

  (1)用自己的理解和表述來解釋吹牛的含義,為后半部分兒歌內容作鋪墊。

  (2)聽錄音,感知兒歌的句式結構。

  (3)看圖幫助了解對白含義,借助動作提示兒歌內容,表現(xiàn)相互吹牛皮的得意和自大模樣。

  (4)分角色練習對話,在呼應表演過程中進一步熟悉兒歌的內容和動作。

  5、完整表演兒歌,體會并大膽表現(xiàn)京韻兒歌的趣味性.

  小結:說大話、愛吹牛皮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我們小朋友平時能不能說大話。

  活動反思:

  一首敘述性的詼諧歌曲。歌曲以擬人化的手法,諷刺愛“吹?!钡摹跋X蟈”和“蛐蛐”相互吹捧、相互比說大話,他倆“越吹越得意”“越侃越入迷”,到頭來都成了大公雞的盤中餐。以此來告誡幼兒,要踏踏實實、千萬不能浮浮夸夸,要做一個誠實的人。

32、幼兒園數(shù)學活動《一寸蟲》大班優(yōu)質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和同伴一起嘗試使用簡單的方法進行測量,引發(fā)測量的興趣。

  2、欣賞、理解故事內容,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3、讓幼兒懂得遇到困難不要害怕、緊張,要多動腦,想辦法。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繪本圖書《一寸蟲》、一寸蟲、知更鳥尾巴、故事中的各種鳥卡片若干、各種鳥的記錄表若干、指偶一寸蟲。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書,看看這是哪里?草叢里會有什么?一寸表示一個東西的長度,請你們說說一寸蟲有多長?(用手比一比。)一寸蟲到底在草叢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初次測量,學習首尾相連的測量方法?!澳阌X得一寸蟲能正確量出知更鳥的尾巴嗎?”

  (1)請幼兒兩兩合作,運用“一寸蟲”當測量工具,依次擺放一寸蟲,測量一寸蟲的長

  度。

  (2)個別說說用了幾條一寸蟲,集體驗證測量方法。

  (3)教師小結:原來知更鳥的尾巴長度是 3 寸。

  (4)你們在量的時候用了三條一寸蟲,可是在那密密的草叢里只有一條一寸蟲,怎么量呢?

  (5)介紹首尾相連的測量方法:一寸蟲爬一次作記號,爬一次作記號,然后數(shù)記號有幾個就是幾寸長。

  3、結合故事情節(jié),開展二次測量。

  (1)知更鳥放走了一寸蟲,這個故事就在森林里傳開了。好多鳥都找來了,它們是誰? 認識嗎?它們會請一寸蟲量量什么?

  (2)二次測量要求:請你獨自一人用一條一寸蟲,運用首尾相連的方法測量上述三種鳥的嘴巴、腿和全身的長度。

  (3)三種鳥量出來的結果是幾寸呢? 4、生生互動,開展第三次測量。

  (1)請幼兒和好朋友拿一條一寸蟲,量一量身體的某個部分有多長。

  (2)交流驗證,你朋友身體的這一部分有多長。

  5、再見,一寸蟲——感受一寸蟲的機智。

  (1)師:有一天,一寸蟲碰到了一只夜鶯,夜鶯有世界上最美妙的歌聲,它要請一寸蟲來量它的歌聲,歌聲怎么量啊?

  (2)教師小結:一寸蟲聽著歌聲,量著、爬著,歌聲聽不見的時候,一寸蟲就逃走了。師:一寸蟲以后還會碰到危險嗎?

  師:你們在生活中也會碰到危險,那你們怕嗎?為什么?

  活動反思:

  1.簡單復述故事。繪本《一寸蟲》給幼兒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在這個讓幼兒瀏覽畫面的環(huán)節(jié)中,我用最短的.時間把幼兒自然帶入故事情境,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兩兩結伴探索測量方法。在制作一寸蟲卡片時,我嚴格地把一寸蟲做成3.33厘米,把兩寸蟲做成6.66厘米。我這么做的原因是想傳遞給幼兒一個觀念,我們要用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來參與科學活動,并且讓幼兒與同伴合作探索測量的方法。綜上考慮,我提出了“兩個人一組,用一寸蟲卡片測量盒子的長邊”的要求。

  3.集體交流、討論,探索正確的測量方法。幼兒的發(fā)展具有個體差異,所以他們的測量結果五花八門。對此,我沒有去評判誰對誰錯,而是請持有不同結論的小組在集體面前演示自己的測量方法,并讓孩子們互相觀察、判斷,尋求正確的測量方法。在活動中,幼兒很快發(fā)現(xiàn)了影響測量結果的因素,“他沒有沿著邊量”“他量第二下的時候不是從第一下結束的那個地方開始的”……結合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我很自然地總結出正確測量的兩個要素:(1)沿邊測量。(2)測量時,第一次量的終點是第二次量的起點。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幼兒想出用記號筆來給每個終點做記號的方法。在這樣的演示、討論、總結中,孩子們明白了正確測量的方法。

  4.嘗試使用兩寸蟲卡片測量。安排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用意是,首先鞏固正確測量的方法,其次打開幼兒的思路。當測量的工具改變時,隨之而來的答案也會跟著改變,于是孩子們會產生新的疑問和探索欲望,繼續(xù)邁出探索的步伐。

  同樣,在延伸活動環(huán)節(jié),我建議幼兒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回形針、積木等測量工具去測量桌子、椅子、床等生活用品,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并進一步發(fā)現(xiàn)測量工具和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

33、幼兒園有趣的活動《蟲蟲猜謎歌》大班音樂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接唱和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嘗試獨立地按節(jié)奏創(chuàng)編謎語歌詞,玩猜謎游戲。

  3、體驗有節(jié)奏地念象聲詞的快樂,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戰(zhàn)性,并勇于戰(zhàn)勝困難。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5、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動準備】

  節(jié)奏圖譜 PPT、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活動。

  教師:森林里要開一場隆重的音樂會,可是有那么多小昆蟲,選誰參加呢?大家決定請智慧老爺爺來選。智慧爺爺已經把選中的小昆蟲編成了有趣的謎語。如果小朋友猜對了,就能請出這些小昆蟲了。第一個出場的會是誰呢?

  2、教師邊念歌詞邊出示圖片,幼兒自由猜測。

  提問:圖上有什么?腦袋是什么形狀的?說明眼睛怎么樣?這會是什么昆蟲呢?

  3、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接唱謎底的方法。

  教師用與"腦袋,圓圓的"同樣的句式再出幾個有關動物特征的謎面。并完整唱歌曲問句部分,引導幼兒討論、得出一致答案,并完整地唱出答案。

  教師再出兩次謎面,幼兒進行猜謎并唱歌。

  4、教師唱謎面(前四句有關昆蟲特征的句子),幼兒直接接唱謎底。

  5、引導幼兒嘗試按節(jié)奏創(chuàng)編前四句有關昆蟲特征的歌詞,玩猜謎游戲。

  提問:誰能想出一個謎面,讓我們大家來猜猜呢?不過謎面要放進歌曲里面,誰來試一試唱出來?除了外形、喜好,還可以把小昆蟲的哪些特征編進歌曲呢?

  6、幼兒嘗試直接接唱答案,玩猜謎游戲教師:現(xiàn)在請一個小朋友編唱歌曲前半部分,我們大家一起來回答,好嗎?

  活動反思:

  在以往的音樂活動的組織過程中,主要的教學方式就是用非常傳統(tǒng)的方法教幼兒,大多數(shù)是以跟唱為主,卻忽略了幼兒的興趣。在上本次活動之前,我認真制作課件,因為我認為一節(jié)好的活動課主要是為了抓住幼兒的興趣點,然后以一個興趣點拓展到課程中促進幼兒對這節(jié)課的興趣。音樂課程是與文化、生活、環(huán)境緊密相連的,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學習,游戲,我選擇讓幼兒在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然后再進行教學游戲活動。在日常教學中,我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受到了比較好的結果。整個過程中,老師都在用自己的歌聲,感染著小朋友,小朋友也就自然而然地跟著唱了起來。在這節(jié)課中我看到了孩子們是學得快樂,玩得開心。從引題欣賞歌曲、表演到結束,整個過程中,老師都在用自己的歌聲,感染著小朋友,小朋友也就自然而然地跟著唱了起來。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增加激勵性語言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用簡單而又體現(xiàn)各種動物角色行為肢體動作表現(xiàn)歌曲讓整個活動首尾呼應。各種小動物活潑可愛的形象、在游戲中學習歌曲的過程,一定能讓孩子們感到歌唱的快樂,從而萌發(fā)出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一節(jié)課下來,幼兒在表演的過程中玩得開心。

  看來在任何一個教學活動中,我們都要以幼兒的發(fā)展為主體,從幼兒的心理和生理年齡特點發(fā)展為目的,挖掘領域的特征,切透教材,精心準備每個環(huán)節(jié),正如綱要中所提到: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yǎng),那樣才能夠使活動效果更佳。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彪S著活動的進程,猜謎游戲——學習接唱與對唱——教師表演——集體表演——分組表演,幼兒自然地融入其中,邊游戲邊學唱歌曲。活動結束時,歌曲也基本學會了。和傳統(tǒng)的歌唱教學相比較,這樣的教法不帶任何灌輸性質,重視的是幼兒音樂情趣的培養(yǎng),并且在活動中幼兒也有自由協(xié)商、充分想象的空間。同時通過課件演示,讓幼兒真切地領悟到后果,潛移默化地教育了他們,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34、幼兒園音樂活動《捏面人》大班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捏面人》是一首含有京劇中韻味的說唱歌曲,歌曲生動形象,唱起來朗朗上口。其中的念白部分是深受幼兒喜愛的《西游記》里的人物,且面人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小物件。 大班幼兒已初步接觸過京味的歌曲,對于京劇歌曲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對捏面人這項民間藝術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 這就為活動中念白部分的創(chuàng)編奠定了基礎。本次活動通過歌唱、創(chuàng)編等形式,使幼兒獨特的表現(xiàn)方式得到充分的回應和贊賞,為幼兒營造了一個敢于并樂于表現(xiàn)的藝術活動氛圍。

  活動目標

  1.按歌曲的不同節(jié)奏,學習帶有京韻味的說唱歌曲《捏 面人》。

  2.掌握說唱的表現(xiàn)形式,根據(jù)捏面人捏出的面人形象創(chuàng) 編歌曲。

  3.萌發(fā)對民間藝術“捏面人”的興趣。

  4.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jié)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與歌詞內容相符的課件,圓舞板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面人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教師:“有個老爺爺特別喜歡捏面人,他捏的面人可好看了。瞧!這是誰啊?捏面人的老爺爺本領大,捏出來的面人把眼看花,捏的什么呀?仔細聽”。

  二、用圓舞板以快板的形式說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念 白節(jié)奏,學唱歌曲。

  1.師:捏一個豬八戒干什么?幼回答:捏一個豬八戒吃 西瓜 師問:捏一個唐僧干什么? 幼回答:捏一個唐僧騎大馬

  師:捏一個沙和尚干什么?幼回答:捏一個沙和尚挑著籮

  師:捏一個孫悟空干什么?幼回答:捏一個孫悟空變戲法

  2.師引導幼兒完整說一遍 師:捏面人的老爺爺真是本領大,真的這樣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師唱歌曲 提問:“你聽到什么了?還聽到什么呢?”

  4.師再次范唱 提問:你們仔細聽聽,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別的呢?

  提升:因為這個捏面人的老爺爺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時 帶有濃濃的京味?,F(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唱一唱。

  5.師唱響一點,幼兒跟唱(2—3 遍)

  師:誰來說說這首歌與平時唱的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幼兒回答)

  小結:這種既有說又有唱的歌曲叫說唱歌曲。 師:現(xiàn)在我們再把這首說唱歌曲練習一下。幼兒再練習 2 遍

  三、分組進行,運用多種形式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1.表演唱: 要求說的部分的幼兒要邊說邊做動作。

  2.交換角色表演

  3.男女生練習

  四、根據(jù)歌曲內容,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

  1.教師:“捏面人的老爺爺本領這么大,還會捏什么呢?”幼兒仿編,教師把幼兒仿編的歌詞唱進歌曲

  2.開火車仿編,教師把幼兒仿編的歌詞唱到歌曲里。

  活動反思

  面人對于孩子們并不陌生,孩子們喜歡這種色彩鮮艷, 形象逼真的形象,但面人怎樣捏出來的,孩子們并不清楚,也沒有仔細的觀察過,如果能有這樣一位捏面人的老者親身 示范。更能為孩子提供探索空間。

35、幼兒園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大班音樂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山谷回聲現(xiàn)象,學習接唱歌曲。

  2.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唱出?原聲?和?回聲?的強弱變化。

  3.體驗表現(xiàn)山谷回聲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前引導幼兒了解山谷有回聲的自然現(xiàn)象

  2.《幼兒素質發(fā)展課程?音樂》CD。

  活動建議:

  1.請幼兒猜謎語,引出活動主題。

  謎語:山谷有個淘氣包,躺在暗處學人叫,腔調和你一個樣,睜著眼睛找不到。

  2.帶領幼兒開展練聲活動。

  提問:你在哪里聽過回聲?原聲與回聲有什么不同?

  可將難點前臵,與幼兒玩?山谷回聲?游戲。例如:用?小朋友你好?或?XX 你好?的問好方式,幫助幼兒在情境中感受?原聲?和?回聲?的不同,?原聲?聲音強,?回聲?聲音弱,為演唱歌曲做好鋪墊。

  3.請幼兒欣賞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感受歌曲的旋律。(1)播放音頻,幼兒傾聽歌曲,初步感知音樂的旋律。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為什么說?美麗山谷真稀奇??

  (2)幼兒完整傾聽歌曲,教師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優(yōu)美及聲音強弱變化。提問:聽到這首音樂,你想做什么動作?

  鼓勵幼兒隨音樂做肢體動作,如拍手、拍腿來感應歌曲。(3)幼兒再次完整聽音樂,理解歌詞內容。

  提問:歌曲里唱了什么?

  4.學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1)帶領幼兒用?啦?字哼唱歌歌曲的旋律。

  (2)用鋼琴彈奏音樂旋律,指導幼兒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3)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指導幼兒學習用接唱的方法來演唱歌曲的弱唱部分,也可利用不同的形式合作演唱。例如:歌詞部分全體幼兒一起演唱,回聲部分請一半幼兒與另一半幼兒對唱。

  (4)教師鼓勵幼兒通過接唱、合唱等方式學唱歌曲,可根據(jù)幼兒的演唱情況請幼兒加入動作表演,進一步了解回聲現(xiàn)象。

  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1=C2/4

  5 5 5 5 | 5 1 5 1 | 3 4 | 5 - | 5 5 5 5 | 5 1 5 1 | 3 2 | 1 - | 1 2 3 4 | 5 - |

  美麗山谷 真稀奇,真稀奇,唱歌講話有回音,有回音。啊,

  1 2 3 4 | 5 - | 1 6 1 6 | 5 - | 1 6 1 6 | 5 - | 5 5 5 5 | 5 1 5 1 | 3 2 | 1 - ||

  啊,啊,啊,山谷回音真好聽,真好聽。

  活動反思:

  回音較為抽象,孩子能聽得見但看不見、摸不著。要理解它的產生原因是重難點。孩子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如何理解這些抽象的文字,讓靜變動、化難為易呢?本次科技活動借助“”小兔淘淘在山中喊話”的動畫片直觀形象地向孩子們展示了一個生活中最常見的現(xiàn)象——回音。小朋友都能根據(jù)自己的經驗來回答,很多幼兒在生活中注重觀察,他們都能想到生活中很多地方有回音。

  為了增加樂趣我設計了“回音的游戲”,我覺得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比較好,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時,我只注重了讓孩子去模仿,模仿時注意一個聲音高,一個聲音低,卻沒有關注孩子的回聲的模糊、斷斷續(xù)續(xù)的、回音的重復這一點處理得不好。我要靈活地掌握幼兒的每一個問題,讓幼兒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學透,掌握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