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智愚篇(第九節(jié)?必讀)

中國寓言智愚篇(第九節(jié)?必讀)

中國寓言智愚篇(第九節(jié)?必讀)

  晏嬰兩度使楚
  春秋時代,齊國的晏嬰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國相。他第一次出使楚國的消息傳出后,楚王對身旁的謀士們說:“晏嬰在齊國是有名的能言善辯之人?,F(xiàn)在要來楚國,我想當(dāng)眾羞辱他一番,你們看有什么好辦法呢?”于是他們商議出了一個壞主意。
  這天,晏子如期而至,楚王設(shè)宴款待。當(dāng)酒興正濃時,忽見兩個差役押著一個被縛之人來見楚王,楚王假裝不知地問道:“這人犯了什么罪?”差役趕緊回答:“他是齊國人,到我們楚國來偷東西?!背跤谑腔剡^頭去看著晏嬰,故作驚訝地說:“你們齊國人都喜歡偷東西嗎?”
  晏嬰早已看出了楚王是在演戲,這時便站了起來,極其鄭重而嚴(yán)肅地對楚王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時就結(jié)橘,如果將其移栽到淮河以北,結(jié)的果實就變成又酸又苦的枳(zhi)了。它們只是葉子長得十分相似而已,所結(jié)果實的味道卻大不相同。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是水土不同的緣故啊!眼下這個人在齊國時不偷盜,到了楚國后卻學(xué)會了偷盜,莫非是楚國的水土?xí)谷俗兂杀I賊么?”一席話噎得楚王尷尬極了,只好賠笑收場。
  時隔不久,晏嬰又被派往楚國公干。楚王沒有忘記上次宴會上的難堪,總想伺機(jī)報復(fù)。他知道晏嬰的身材十分矮小,于是就吩咐在城門旁邊另外鑿開一扇小門。當(dāng)晏嬰到來之后,侍衛(wèi)便讓他從小門進(jìn)去,晏嬰見狀,立刻正色道:“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會從狗洞中爬進(jìn)爬去。我今天是奉命出使楚國,難道也要從這狗洞中進(jìn)去嗎?”侍衛(wèi)們理屈詞窮,只好眼睜睜看著晏嬰從大門正中昂首闊步地進(jìn)了城。
  接著,晏嬰在拜見楚王時,楚王又用嘲諷的語調(diào)說:“齊國大概沒有多少人吧?”
  晏嬰聞言,迅速予以糾正:“我們齊國僅都城臨淄就有居民七八千戶,街上行人摩肩接踵,人人揮袖就可遮住太陽,個個灑汗即如空中落物,您怎么能說齊國無人呢?”
  楚王聽罷,進(jìn)一步用挑釁的口吻發(fā)問:“既然齊國人多,為什么總是派遣你這般矮小的角色作使臣呢?”
  晏嬰對楚王的無禮早有思想準(zhǔn)備,他冷笑了一下應(yīng)道:“我們齊國派遣使臣的原則是視出使國的情況而定,對友好的國家就派好人去,如果出使國的國王粗野無禮,就派丑陋無才的人去。我在齊國是最丑陋無才的人,所以總是被派作出使楚國的使臣。”一席話再次使楚王無言以對,從此他再也不敢小看晏嬰和齊國了。
  晏子使楚的故事說明:許多自以為聰明的人,其實是愚蠢透頂;一心想侮慢他人的人,到頭來必然會使自己的尊嚴(yán)掃地。    

  歧路亡羊
  有一天,楊子的鄰居在牧羊的歸途中,遇到了迎面急馳而來的一行車馬,羊群因受驚嚇而四散。等車馬過后,那人把羊喚攏,急忙趕回家。他仔細(xì)清點以后發(fā)現(xiàn)丟失了一只羊,于是立即召集全家老小,并邀請楊子的童仆一起去尋羊。楊子在一旁不以為然地說:“咳,才丟一只羊,何必興師動眾,派這么多的人去找?”鄰人說:“山野、田間岔路多,人少了分派不過來?!睏钭佑X得這話有理,沒有再往下說。他目送著這一行人出了村口。
  那鄰人帶領(lǐng)大家先沿趕羊回家時經(jīng)過的大路走,一遇到岔路就派一個人沿岔路去搜尋。沒過多久,他帶去的人被分派完畢,剩下那鄰人只身走大路。可是沒走多遠(yuǎn),前面又出現(xiàn)了岔路。他站在岔路口左右為難。焦急中任選了一條前去的路徑。走著走著,只見前面又有岔路。那鄰人無可奈何。他看到天色已近黃昏,只好往回走。沿途碰到其他的尋羊人也說自己遇到過同樣的困難。
  正在家吃晚飯的楊子忽聽見外面有嘈雜的說話聲,知道是找羊的人回來了。他走出門去問那鄰人:“找到羊了嗎?”鄰人答道:“跑丟了?!睏钭诱f:“你帶了這么多的人去找,怎么還找不到呢?”鄰人說:“我知道大路邊有岔路,所以找羊時多帶了幾個人。可是沒想到岔路上還有岔路。在只剩一個人面對岔路的時候,真令人感到不知所措。”
  楊子聽了鄰人說的這番話,有些悶悶不樂。他眉頭緊鎖、臉色灰暗、一言不發(fā)。那一天大家再也沒有見到他露出一絲笑容。楊子的門徒都覺得有點奇怪,因此不解地問:“羊并不是什么值錢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這樣悶悶不樂,究竟是為什么呢?”楊子說:“我并不是惋惜丟了一只羊。我是從這件事聯(lián)想到探求真理也與這些歧路亡羊一樣,如果迷失了方向,也會無功而返啊。”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在研究一門學(xué)問時,要把握方向,注重領(lǐng)會其實質(zhì),而不要被各種表象所迷惑。    

  欹器的啟示
  孔子帶著學(xué)生到魯桓公的祠廟里參觀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可用來裝水的器皿,形體傾斜地放在祠廟里。在那時候把這種傾斜的器皿叫欹(qi)器。
  孔子便向守廟的人問道:“請告訴我,這是什么器皿呢?”守廟的人告訴他:“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邊,用來警戒自己,如‘座右銘’一般用來伴坐的器皿。”孔子說:“我聽說這種用來裝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沒有裝水或裝水少時就會歪倒;水裝得適中,不多不少的時候就會是端正的。里面的水裝得過多或裝滿了,它也會翻倒?!闭f著,孔子回過頭來對他的學(xué)生們說:“你們往里面倒水試試看吧!”學(xué)生們聽后舀來了水,一個個慢慢地向這個可用來裝水的器皿里灌水。果然,當(dāng)水裝得適中的時候,這個器皿就端端正正地在那里。不一會,水灌滿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來。再過了一會兒,器皿里的水流盡了,就傾斜了,又像原來一樣歪斜在那里。
  這時候,孔子便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道:“唉!世界上哪里會有太滿而不傾覆翻倒的事物?。 ?
  這篇故事的寓意是借用敬器裝滿水就傾覆翻倒的現(xiàn)象來說明驕傲自滿,往往向它的對立面